« 返回前頁列印

2019-07-31 00:00

食家講場 梁家權

當醬油遇上韓牛

放大圖片
少年不識牛滋味,中學時以為美國牛最靚,回想起來應該是識幾個英文字而衍生崇洋的心態作祟,到後來哈日,和牛幾乎成為不二之選……說起來完全不經大腦,實際上也未得舌尖認同,純粹跟紅頂白。一世人流流長,總會有好些一知半解充大頭鬼的丟人事件。直至食歷累積,用心琢磨,才吃出滋味。 美國的榖飼和草飼牛,日本的三田牛、佐賀牛和白老牛,台南黃牛,揭西水牛,阿根廷草牛,西班牙加西利亞紅牛,佛羅倫斯高頭大馬白牛,安道爾國牛……都吃過了,幸好已練就開闊心態來品嘗食物,才發覺各有各的精采味道和口感。 不同牛種用最合適的方法吃才吃出神髓,布滿雪花的和牛做刺身或鐵板燒,做Shabu Shabu便「大鑊鳥」。若要概括而論,只撒 ...

(節錄)全文共827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