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基金 | 2019-07-20 05:00

Alejandro Arevalo

【債券】巴西前景向好

放大圖片

隨着中美貿易緊張有所緩和,而且主要新興市場債券(EMD)指數連續8周錄得正面回報,新興市場債券大多走勢強勁。我們認為拉丁美洲(特別是安第斯山脈地區及墨西哥)機遇處處,當中我們尤其看好巴西。

改革事關重大

在若干因素帶動市場造好的同時,區內亦有兩項關鍵因素有望於長期帶來良好機遇。

首先是巴西新任總統博爾索納羅(Jair Bolsonaro)正推行親市場改革,包括徹底改革退休金制度的重大法案,預料未來10年可節省達7000億至8000億巴西雷亞爾財政開支,將有助信貸復甦及企業貸款回升。

此等改革尚未定案,且博爾索納羅與國會的關係未算穩固,意味着改革有可能遭推遲或遏止,而巴西的經濟前景則取決於有關改革成果。如果博爾索納羅的退休金改革獲國會通過,將大大刺激外來投資者的信心,鞏固該國的財政狀況。司法委員會已批准改革法案送交眾議院,並僅作出少許修改。政府預料會於7月中投票表決,投票共有兩輪,法案若要通過必須得到五分之三(即至少208票)的大多數贊成票。

我們相信退休金改革最終會獲得通過,為巴西於年內帶來利好消息,有利長債表現。倘改革如預期般獲眾議院通過,巴西可望就稅制、調低燃氣價格及加快私有化計劃推行進一步改革。實際上,巴西政府的經濟團隊早已着手進行第二階段的議程工作。

非洲豬瘟肆虐

巴西內部改革取得進展的同時,外部事件亦令該國得益。至於相距甚遠的中國,所出現的農業危機正好推動巴西其中一個最大產業─肉類出口。

中國於去年8月爆發非洲豬瘟,無疑對全國豬隻帶來災難性的影響,更波及越南等鄰近國家。需要宰殺的豬隻數量實在難以估計,但有數據顯示,有關數字將近6200萬隻甚至更多。

豬肉是中國的主食,而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豬肉生產國及消耗國,豬隻產量於2018年佔全球的47%(或超過5400萬噸)。作為淨進口商,中國亦入口少量豬肉,去年消耗約5500萬噸豬肉,近乎全球的一半。進行大規模屠宰前,全中國豬隻數量合共約有4億隻。豬瘟蔓延將造成供應稀缺,有望推高豬肉及其他蛋白質來源的需求及價格。美銀美林集團分析師估計,疫情造成的供應缺口可能高達1700萬噸,即佔中國豬肉產量的30%及全球產量的15%。巴西與美國同為全球最大的動物蛋白質產地,絕對能從供應短缺中得益。

與歐盟達貿協

非洲豬瘟肆虐並非我們看好肉類產業的唯一原因。經過20年的談判後,南方共同市場(由阿根廷、巴西、烏拉圭及巴拉圭組成)已經與歐盟達成自由貿易協議。此協議仍有待作出法律修訂,且須得到所有歐盟成員國、歐洲議會及南方共同市場議會正式批准,但相信最終應為業界帶來正面影響。雖然貿易協議尚需一段時日方能圓滿達成,但巴西蛋白質公司可憑藉中期戰略定位,受益於協議帶來的關稅減免待遇,長期來說仍有進一步發展的空間。

巴西現致力推動改革並扭轉經濟萎縮的局面,雖然面臨着一些不利因素,但最終經濟前景仍然樂觀。我們認為巴西的多個不同行業中,仍存在不少被人低估甚至忽視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