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F | 2019-05-18 05:00
林冠良
有朋友留意到筆者的文章中很少提及強積金的債券基金,問到是否不看好債券投資。其實剛剛相反,不論是一個國家的外滙經濟政策、大企業的財務管理和投資基金的策略組合中,債券都是重要元素,甚至債券的回報和價格能反映國家的經濟狀況。然而香港的零售債券市場門檻較高,不像股票般有大量的打工仔散戶,而強積金中的債券基金回報幅度較窄,不像股票基金的回報有較大的想像空間,加上身邊有些朋友經歷過金融海嘯,聞債色變,當中存在的誤解很難三言兩語可以解釋,所以較少討論。
強積金供款人在分配資產時,債券基金是重要考慮,但是在選擇債券基金的比例時要留意債券的特性、個人的投資組合、退休年齡、市場狀況和風險等等。
債券市場具多樣性特點
債券是一種有價證券,對於企業財務來說是債務融資,股票則屬於股本或股權融資。直接一些,發行債券就是問別人借錢,寫張欠單說明貸款金額、還款日期、利率或其條件。債券可以由企業、某個國家的中央或地方政府或者是由金融機構發行。債券的收益來自票面值計算的利息或在條款中說明的定期固定收益,債券持有人也可在市場買賣,如果市價高於票面值,就可賺取差價收益。
香港打工仔很少提到投資債券,較多討論的是在2016年香港政府發行iBond,息率與通脹掛鈎,入場門檻是1萬港元,可是認購有年齡限制,不是人人可買。隨便揀幾隻債券做例子就可以見到債券市場的多樣性,投資者可以經銀行或個別經紀購買美國國庫債券(2023年8月到期,息率2.5厘,評級Aaa),最少購買金額是200美元;美國蘋果公司債券(2021年5月到期,息率2.85厘,評級AA+),最少購買金額是2000美元;菲律賓政府債券(2021年1月到期,息率4厘,評級BBB+)最少購買金額是10萬美元。然而很多債券的直接投資門檻頗高,例如香港按揭證券有限公司(2020年2月到期,息率1.83厘)最少購買金額是100萬港元;香港人熟悉的港鐵公司也發行不同年期的債券(2024年12月到期,息率2.25厘)最少購買金額是100萬港元等等。
回報預測性比股票強
債券的預測性比股票強,例如在回報計算,債券到期可取回本金而在持有債券期間可收取利息,風險方面則是發行人的違約可能性。在學財務或投資時,課本常常假設美國國庫債券是零風險,但是其他國家或企業都有可能違約,例如是阿根廷曾在2001年違約,停止償還近千億美元的國債,要2015年新政府上場後才能再發國債,可是在2018又出現經濟和貨幣危機。而企業也可能因經營困難或倒閉而令其債券報廢,對投資者造成損失。而股票的風險因素比債券多很多,而且回報不可準確預測,所以債券是專業投資者組合內必要工具。
對債券投資有誤解
在中國於3至4月間放寬了寧波、浙江、四川、陜西、山東、北京等省市地方政府債作試點,讓市民投資,最低投資額是100元人民幣。一時熱鬧火爆,30多億人民幣地方政府債在十分鐘內被搶購一空。中國政策向大眾市場開放債券有一定的策略思維,包括給群眾的儲蓄在房地產和股票之外多一個選擇,也是令債券利率市場化的推動。然而最近債券價格下跌,卻引起投資者不滿,當中很多是不認識債券作為投資工具不應該與股票作比較,以為債券價格可以炒上炒落的賺錢。
回到強積金中的債券基金是否值得投資,道理也是一樣,要認識債券的特性、表現和風險。讀者可到強積金管理局的網頁的「強積金基金平台」,查看不同基金的表現。例如債券基金有38隻,可分為亞洲債券、環球債券、港元債券和人民幣債券等,以5年期年率化來看,回報範圍由-2.15厘至2.35厘。而強積金中有186隻混合基金,是指在投資組合中混合了不同比例的股票、債券或貨幣的基金,以5年期年率化來看,回報範圍由0.89厘至6.76厘。至於股票基金5年期年率化回報範圍在-0.86厘至12.07厘之間,可見債券和股票基金的回報幅度的差異。
除了表現外,供款人應該考慮個人的退休年齡和風險的承擔能力而分配投資,愈接近退休年齡,債券基金在組合中的比例可以逐步提高。最後都是回歸基本,要明白各種投資工具,不論是股票、債券還是貨幣的特性和市場的走勢,按個人的投資目標,靈活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