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 | 2019-05-08 05:00
曾德明
進入4月,恒指一直在30000點上下爭持,上證綜指則在未能突破3300點後回調至3100點下方,兩者表現皆與今年第一季的強勁升勢形成巨大反差。港股傳統上有「五窮月」一說,意味股市到5月凶多吉少,下跌幾率遠遠大於上漲幾率。
剛踏入5月,市場果然遭遇重大利空:之前一直進展勢態良好的中美貿易談判,突然產生變數。由於之前中美雙方皆表示貿易談判進展順利,市場已反映對貿易戰的正面預期,因此談判氛圍突變,令市場產生巨大回調壓力。
趁低吸納優質股
不過,下跌並不總是壞事,如果看到股市長期趨勢會繼續向好,那回調便是投資者趁機吸納估值較低的優質公司股票的好時機。
4月中國和美國兩大經濟體紛紛公布超預期的第一季GDP增長數字,證明市場宏觀經濟環境並未如市場預期般糟糕。兩大經濟體的表現都韌性十足,且有企穩回暖跡象。在4月一度讓市場感到失望的,只是中美兩國在經濟企穩後,暫時並不打算推出更多撐經濟措施,進一步放寬市場流動性。如人民銀行表示宏觀經濟政策要鬆緊適度,並接連否認短期內會繼續調降存款準備金率。而美國聯儲局主席鮑威爾雖繼續暫停加息步伐,維持息率不變,但也暗示不會降息,讓市場略感失望。
貨幣政策可調節
從基本面來看,既然第一季經濟已比預期好,那中美兩國就不會急於以政策「放水」讓市場過熱,進而讓金融市場曝露在更大的風險之下。而有可能讓兩國繼續「放水」的,便是兩國看到經濟因貿易戰惡化而出現放緩跡象。
同時,美國在經濟增長的情況下,通脹仍然可控,且市場普遍預期聯儲局不會在今年加息。這對一些新興經濟體是好消息,因為這些國家暫時沒有跟隨美國加息的壓力,調節貨幣政策的空間更大。
另一方面,從中國企業第一季的財報來看,盈利已經有觸底回穩的跡象。如A股上市公司在第一季的總體盈利按年增長10%,相較而言,2018年全年A股上市公司的總體盈利比2017年下跌1.6%。貢獻較大的是金融板塊,其中銀行受惠於資產質量提升及信貸高速增長,而保險和券商則因為股市反彈而業績大幅反彈。值得留意的是,消費板塊的盈利也在第一季有不俗表現,主要是受益於消費升級及年初開始實施的新個人所得稅徵稅方案。
內地料續撐經濟
貿易戰陰影仍在,若說經濟全面復甦還為時過早,可以看到不少非金融板塊在第一季的盈利表現仍然差強人意。預計目前仍在持續推進的減稅降費計劃和其他政策也將利好更多企業,並在今年第三和第四季度更全面地反映到盈利當中。而若貿易戰全面爆發,中國也預期會出台更多撐經濟政策。
全年來看,隨着企業盈利的加速提升,A股的估值將進一步改善。因此股市回調之際,投資者可以布局那些受到政策提振,並有望在下半年盈利出現驚喜的板塊。
中美貿易談判的確是市場難以忽視的重磅消息。若談判全面破局,股市會大幅回調。但相信中美雙方最終仍會回到談判桌上,因為剛剛回穩的中美經濟,哪邊也承受不起貿易戰的長期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