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即巿股評 | 2019-05-01 17:09

【搏拳實錄】中美關係不明朗因素佔多數

放大圖片

新一輪中美「面對面」貿易談判昨天(周二)在北京展開,首回合由美國財長努欽(Steven Mnuchin)和貿易代表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率領的代表團,與中方以副總理劉鶴為首的代表團進行磋商,劉鶴將於下星期赴美作第二回合談判。努欽較早前接受美國霍士新聞訪問表示,雙方在這次談判之前的會議已取得很大進展,但仍有很多工作尚待完成,期望最新一輪談判結束後,便可以向總統特朗普提出建議,到底能否達成協議。《彭博》則引述美方高級官員消息報道,雖然中美雙方都希望達成貿易協議,但倘若總統特朗普不滿意談判進展,仍有可能離開談判桌。

財長努欽以至《彭博》引述的美方高官就中美貿易談判發放的「相對負面」訊息,或許只是要為新一輪談判爭取更多籌碼。值得注意的反而是,本欄近期已不止一次提到,有關中美貿易談判的利好消息已經充分在港股反映,況且,即使中美短期內成功化解這場涉及總值2500億美元商品關稅的貿易紛爭,消除了糾纏多時的不明朗因素,但其他眾多的不明朗因素仍然存在,例如華為副董事長孟晚舟的引渡聆訊,將於5月8日碰巧中美第二回合貿易談判期間在加拿大開庭,「孟晚舟案」可能成為炒作影響中美談判以至造淡港股的藉口。

更重要的是,美國軍艦近期前所未有地「頻密」穿越台灣海峽,就連美國的歐洲盟友法國亦不知基於什麼原因或「需要」派遣軍艦葡月號(Vendemiaire)在月7日駛過台海。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就事件表示,中國對外國艦船正常通過台海不持異議,同時,有關的行動需要符合《國際法》,需要遵守中國法律的規定。國防部發言人任國強更指該法國軍艦在過過台海期間「非法進入中國領海」。隨着明年1月11日的台灣總統大選愈迫近,美國或包括其盟友可能更頻繁進出台灣海峽,為中美關係增添不明朗因素。此外,丠韓領袖金正恩4月24日首度訪問俄羅斯,與總統普京舉行俄朝峰會。「普金會」是否會使中國在朝鮮半島的角色出現微妙變化,亦是中美關係不明朗的另一因素。

講返港股,本周一「搏拳實錄」提到:儘管恒指10天線仍高於20天線,尚未發出確認指數短線見頂訊號,老徐已有興趣偷步估頂,考慮short價外甚至價內5月期指call。文章見報當日,老徐就在早市估出即月行使價29800點的期指call(開盤時恒指現貨稍低於29800點),收収356點期權金。

老徐之所以講完就做,主要是睇到EJFQ系統反映強勢股買盤的強勢股指數,由4月10日開始從68.3%的近期高位「順滑」走低,但在大市強勢股買盤持續減少之際,恒指卻在4月15日創出30280點的今年intraday新高,直至上周四才跌穿過去半年累積的29900至30300點的成交量密集區。老徐相信,恒指並沒有隨着強勢股買盤減少而相應下跌(尤其在4月10日至25日的一段日子),只是反映大戶「高位派貨」手法高明。老徐已準備在short call的基礎上,再揀位買put博一餐大茶飯。

老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