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財經 | 2019-04-16 15:03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發表報告,指內地的刺激措施將可提振今明兩年的經濟增長,但中期而言將不利控制債務,結構性扭曲狀況恐怕會更為嚴重。
OECD在報告中提到,基建刺激措施或許可以提振預測時段內的增長,但也可能會導致失衡情況進一步加劇及資本分配不當,因此中期增長可能轉弱;這些刺激政策或令企業債再度攀升,總體來說會使去槓桿所取得的進展倒退。
OECD又稱,受惠於多年來對風險較高融資類型和債務的打擊,中國的企業債已經下降至GDP的大約160%,但與其他主要經濟體相比,這個水平仍然較高。而中國財政刺激規模相對於GDP的比例今年可能高達4.25%,明顯高於2018年的2.94%。
OECD副秘書長Ludger Schuknecht指出,中國政府應該防止政策「過度」,財政政策的目標應該是支持經濟,同時避免造成任何副作用。
另外,OECD又表示,中國今年經濟增長率可能將放慢至6.2%,為近30年來新低,2020年預期會進一步放慢至6%。內地去年經濟增長率為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