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MPF | 2019-03-29 05:00

曹偉邦

完善退休計劃 強積金不可或缺

放大圖片

香港人口老化趨勢持續,加上港人平均壽命屬世界之冠,假如未能及早做好養老及安老計劃,不只會危及我們日後的退休生活質素,甚至會為社會帶來沉重負擔。政府早於十多年前已非常關注市民的退休規劃,並先後推出不同的計劃,繼強積金、逆按揭和公共年金後,年金保費及強積金自願性供款稅務扣除也將於下月1日生效,以協助市民準備退休儲備。

培養觀念信心需時

在這些不同的計劃中,強積金是最早推出市場的,但一直備受打工仔批評,甚至被冠上「強迫金」的惡名。強積金的形象不佳,或可歸納為三大原因,一是「生不逢時」,強積金於2000年底推出,當年香港經濟氣氛不佳,股市表現亦未如理想,及後於2003年又爆發「沙士」,在如斯大環境下,不難明白打工仔對被扣減月薪5%作供款的抗拒,強積金可說是在逆境時推出,要扭轉固有形象自然不易。其二,當時的社會普遍對個人退休策劃的意識不強,很多人都缺乏長線的投資規劃,要踏出第一步培養觀念及信心,自然也需要時間。三是未必所有打工仔都對基金投資有所認識,加上強積金起初的規模較細,令成員對其回報及收費有所微言。

不斷改善回應市場

不過,經過積金局和業界這些年來的努力,強積金計劃不論在收費、回報和選擇方面都已有很大的改善,並先後推出僱員自選安排(俗稱「MPF半自由行」)及預設投資策略(DIS),以回應市場的需求,而積金局亦正在積極籌備一個名為「積金易」(eMPF)的電子平台,將與所有受託人管理的強積金計劃的系統互連互通,令強積金的運作更具效率之餘,亦可方便成員轉移強積金到不同的計劃。最重要的一點是,在這種強制性的制度下,成員的確可建立「先儲蓄後消費」的良好理財習慣,並持續而有規律地把部分收入用作投資供款,為退休後生活早作安排。

降低海外投資門檻

另外,對於一些缺乏投資知識和經驗的成員而言,要制訂投資策略、分析資產價值及評估風險等已非易事,更遑論想涉足海外市場尋找機會。強積金就是一項相對簡單的投資工具,由僱主負責每月的供款安排,至於投資則交予基金經理,為成員爭取長線潛在回報。此外,成員亦可透過不同市場及資產類別的成分基金,從而降低投資海外資產的門檻,捕捉不同地方的機遇,這樣更有助成員避免將資產過度集中於本土市場,達致發揮分散風險的作用。

在不知不覺間,強積金已成為了我們退休方案的重要支柱。當然,每個人對未來生活都有不同期盼,每5%的僱員供款或未能滿足所有人的日後需要,因此成員日後也可考慮透過可扣稅自願性供款更快完成目標,同時輔以不同市場上其他投資工具和計劃,全面提升退休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