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中國 | 2019-02-20 00:00

許長泰

【市場觀點】中國雙管齊下提振大市

放大圖片

受壓於經濟數據走弱和中美貿易戰,中國政府已雙管齊下推出各項財政及貨幣政策,以期穩定經濟。

中國股市與宏觀經濟相關性低

一方面,人民銀行逐步放寬貨幣政策,例如全面下調存款準備金率(RRR);另一方面,政府推出更多財政政策,其中包括減稅以緩解家庭和企業的財政壓力。去年中國調高薪俸稅門檻及降低小型企業徵稅的措施,為家庭及企業產出帶來約0.8%的額外增長。今年初,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再推出一批針對小微企業的普惠性減稅措施,預計每年可再為小微企業減負約2000億元人民幣。

儘管經濟放緩和中美貿易戰的陰雲在可預期的未來將持續影響宏觀經濟和投資氣氛,但投資者亦需理解中國股市與宏觀經濟的相關性向來甚低,美國經濟增長與標普500指數的相關性便比中國的高2.3倍,雖然經濟增幅多少影響市場情緒,但對中國股市的走勢或未有太大預示能力。反之,中國市場表現通常與政府政策息息相關,因此更值得投資者關注的,是政府正推出以及即將推出哪些救市措施。

財政政策料成主角

目前中國家庭及企業債務水平均高,為保長遠金融系統穩定,人民銀行的貨幣政策不會再像2009年那時般擔起救市的大旗。相反,今年中國有望更着力於財政政策。預期人行今年會更專注於繼續簡化及減低增值稅,扶助私人中小企,並更重視救市政策的效率。

下一步,中國政府或會將焦點放在增值稅,筆者預期到了今年2月或3月,增值稅或將下調2個百分點,並由目前的3種簡化為兩種,可望為企業節省7000億元人民幣開支。總括而言,稅改不單可刺激消費及紓解企業的壓力,更有助中國轉型至服務業為主的經濟體系,標誌着中國經濟政策的一大轉向。

中美貿易緊張關係或持續

最後,關於中美貿易談判,近期兩國緊張關係有緩和跡象,市場憧憬3月1日的談判死線延長,而市場氛圍亦應聲轉向樂觀,但需留意中美雙方磋商其實並沒有實質突破。中美並非完全沒有可能達成共識,只是短期內解決所有問題機會甚微。可預見的是,未來一年極可能仍是漫長的談判,以及期間不斷達成零零碎碎的協議。而中美貿易的緊張關係,很大機會會在未來幾年內持續不斷,投資者不宜掉以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