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日本以外) | 2018-12-15 00:00
梁慧君
近日的華為風波提醒投資者中美貿易休戰90天,並不代表雙方已達成全面共識,貿易戰依然是環球投資市場的不確定因素。常言道,有危自有機,貿易戰陰霾令亞股調整至吸引水平,同時亞洲經濟長線可受惠結構性增長的趨勢未變,趁年末部署長線投資亞洲,有望給未來的自己帶來一份豐厚的聖誕禮物。
今年以來,亞洲市場持續受困於三大風險。當中,以貿易戰最受市場關注,無疑雙方於90日貿易休戰期內能否達成全面協議仍屬未知之數。然而,市場似乎過分着眼於中國向美國出口所蒙受的影響,卻忽略近年亞洲地區間的貿易,以及中國及印度等亞洲國家經濟增長重心已由出口牽引轉至以內需帶動的實況。
中國經濟增長或減慢,被視為長線投資亞洲市場的另一重大風險。近年中國經濟增長放緩,惟國內生產總值(GDP)仍逾6%,遠高於歐美等地區,且可推動亞洲經濟增長的引擎,也不只中國,還有今年連續三季GDP逾7%的印度。我們預期中國政府會繼續採取積極的財政及貨幣政策,以紓緩內外負面因素對中國經濟增長所構成的壓力,今年以來的降準行動僅屬其中一部分,估計中國亦將透過減稅減輕國內企業的稅務負擔。
美元強勢為亞洲市場的第三大挑戰,今年以來亞洲貨幣相對美元偏弱勢,確實削弱亞洲股市對環球投資者的吸引力。不過,隨着美國增長與通脹前景存變數,最近聯儲局言論由鷹轉鴿,明年有望進一步放緩加息步伐,再加上美國面臨雙赤字壓力,或拖累美元明年的表現,相對利好亞洲貨幣。
明年亞洲市場所面對風險有望減少,同時區內經濟可長線受惠結構性增長的良好基本面並未改變。亞洲區內中國及印度等國家的龐大且年青的人口,為發展亞洲內需市場提供優厚條件,而近年區內人均收入持續提升,中產階級不斷擴大,帶動區內消費力攀升,有研究更預測亞洲中產階級開支將於2030年超過35萬億美元。
目前亞洲於部分消費領域已超越歐美等成熟市場,如中國和印度合計已成全球最大的黃金消費市場及智能手機消費市場。善於運用創新科技購物及獲取服務的亞洲年青世代,催生全新的亞洲消費模式,也加快區內新經濟行業的發展,如人工智能(AI)和大數據等。
亞洲創新產業高速發展,配合中產冒起衍生的消費升級,支持區內企業盈利長線造好,惟今年亞股持續受壓,未能反映區內良好的基本因素,亞股估值相對美股吸引,市場內六大消費受惠產業,即AI、大數據、雲端業務、中國工業自動化、電動車及內需產業,當中不乏具長線增長潛力的優質股。
總而言之,亞洲年青的人口結構,中產階層持續擴大,區內創新產業發展,加上消費升級,利好區內企業盈利,推動亞股長線向好,投資者不妨趁今年年末於亞洲股市作長線部署,從六大消費受惠產業入手,有機會給未來的自己預留一份豐裕的聖誕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