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宏觀分析 | 2018-11-01 05:00

龍觀脈象 陸庭龍

經濟失衡 放水與劫富濟貧共行

放大圖片

英國財相夏文達在最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中,宣布由2020年4月開始,向如Google、Facebook及Amazon等科技業巨頭徵收數碼服務稅,這項新稅適用於全球每年收入5億英鎊或以上的巨型科技企業,稅率為2%,預計可為英國帶來4億英鎊的額外稅收。這項新稅建議,獨立地分析可能沒有特別之處,其實反映了全球各國政府面對的一個問題,就是怎樣刺激經濟的同時,處理貧富懸殊的壓力。

多國研究開徵數碼稅

英國擬徵收的數碼服務稅不是首創,歐盟在今年3月曾建議徵收3%的數碼服務稅,只是未能達成共識。新加坡年初宣布於2020年將目前的7%商品及服務稅擴大至網上銷售,南韓亦快將引入數碼銷售稅。紐西蘭、澳洲也有相同舉措。這些新徵收的稅務項目在社會上沒有遇到太多反對聲音,反對最強烈的是被徵收額外稅款的企業,但反對的力度似乎不大。因為它們都是賺錢能力最強的企業。

對富有企業徵稅似乎難度不高,企業會將能獲取的最大利益置於稅收之前,只要「計到數」,這類企業是願意付出的,「富不與官爭」的思維方式在商界適用。

引申至其他的稅例,如CRS(Common reporting standard)這項全球的稅務協議,銀行戶口持有人必須註明自己繳交稅務的地區或國家,各簽署協議的國家會按既定機制和特殊情況,互相交換稅務資料,以阻截企圖瞞稅或少交稅,又或隱藏資產的行為。這類政策其實不多不少顯示了,在社會和國際間貧富失衡的現象和發展趨勢。

「放水」撐經濟要付代價

有趣的是,儘管美國已進入加息周期,歐洲和日本也在退市的邊緣,但各國政府在應對國內或全球性經濟下滑和危機時,仍然以「放水」為首要工具。以中美貿易磨擦為例,中國已接二連三有措施出台,包括人民銀行降準、減息,推出針對性的微小企貸款方案,以至減省個人所得稅,或調整新車購置稅等,以保持市場有充裕的流動性。

另一方面,美國聯儲局繼續執行調升利率的政策,卻遇上美股近期大升大跌,總統特朗普也忍不住對聯儲局主席鮑威爾指手劃腳,試圖強迫聯儲局「由鷹變鴿」,在貨幣政策上「放水」,以穩定股市,幫助共和黨在下星期的國會中期選舉中保有參、眾兩院的控制權。

其實「放水」政策會進一步催化資產泡沫,令貧富兩極化,造成失衡的狀態。全球貿易、經濟及政治前景不明朗,各國政府必盡全力維護,無論怎樣做,資金都不可缺。印鈔票是可以,但要付出相應的代價,思來想去,稅收似乎是不二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