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評論 | 2018-10-26 08:30
何周禮
近日發表的2018《施政報告》,香港特區政府宣布將重啟工廈活化計劃,更大膽改建成過渡房屋,供基層市民入住,以紓緩房屋短缺問題或等候上樓時間。
住屋一直是香港未能解決的難題,基於供求問題,地少人多,私人樓宇價格高企、輪侯公屋時間不斷延長等,都是土地供應不足的惡果。特區政府有見及此,為紓緩房屋問題,決定重啟並放寬工廈活化計劃,更於更改土地用途上加設「過渡性房屋」一項選擇,以善用珍貴土地資源,增加房屋供應,原則上是一大突破。
多年前在發展局「活化工廈計劃」的倡議下,在眾多創意活化項目中曾成功將位於黃竹坑一幢舊式工業大廈重新改建成為全新的藝術村GENESIS暨多個非牟利機構活動中心。改建過程歷時4年半,荊棘滿途,至今工廈活化改建成過渡房屋相信難度更高,掣肘更多。
今次重啟活化工廈雖不會往城規會,但仍然需經過不同政府部門的審批,包括地政署、屋宇署、運輸署、消防處等,令活化項目改建為住宅的設計受阻礙,同時各部門處理做法及態度僵化,依書直說,程序繁複,審批需時冗長,因而大大拖延項目的發展進度,增加開支,從而令有意參與活化計劃的工廈業主卻步。
改建舊工廈為過渡性房屋的確困難重重,猶如「變性手術」,比重建更難,但若政府能帶頭在制度及條例上作適度改革,由大政策到小部門貫徹始終,打通經脈,重啟活化工廈計劃卻並非難以實行,更能善用「建築廚餘」以增加本地房屋供應。
首先,特區政府應成立專責委員會,成為「建築包青天」,邀請業界對活化及改裝項目有經驗的專業人士加入,研究有關項目的繁文褥節,集中處理申請及跟進個案,加快審批程序,成為對業主的另一誘因;委員會亦應直接指令及統籌地政署及屋宇署,協調各政府部門靈活及彈性處理有關規例,改革僵化的制度,以釋放更多空間作改建住宅或公共用途。同時制定「獨立活化工廈設計手冊」,以專供活化工廈而用。
特區政府各部門應為改建放寬相關條例,減低現時制度對改建設計的限制,包括運輸署取消停車位數量之硬性限制,避免造成不必要之樓面面積浪費,更可增加樓面面積作公共或住宅用途;地政總署放寬樓面面積補償,例如取消非必要之機電房間、拆除樓面、提供採光及通風井供廚房及廁所需要等;消防處放寬地下救援入口至消防電梯之距離(現為最多18米),應按個別情況考慮,以免減低活化改建的可行性;屋宇署需放寬住宅門窗距離的採光及通風限制(現為9米),增加可建樓面面積,提升工廈改建為住宅的可塑性。
同時各部門亦需行使酌情權,按照個別案例作彈性處理,給予更寬廣的改建設計空間,同時釋放更多居住空間,增加活化工廈計劃的可行性。例如按房屋個別情況考慮共享廚房設計,若房屋住客以青年為主,不應被限制住宅需設有廚房的規定,反而應採取如大學宿舍的共享廚房設計;允許於工廈不能建為住宅的中央部分開鑿天井及加高,若現有工廈深廣較深(例如超過30米),允許補償因天井而損失的樓宇面積,成為工廈業主參與活化改建的誘因,同時確保樓宇有良好採光及通風,令居民免居於黑房內。
要在香港這個地少人多、高密度的都市進行活化改建項目,更改土地用途確實為一個非常大爭議的課題。若果要比併外國,尤其歐洲的案例,根本建設新建築少,改裝舊建築多。而在外國經常有經典案例,如何將一歷史建築改作為全新用途,例如改建一教堂成為新娛樂中心,改建一歷史運動場成為大型餐飲中心,改建古舊貨倉成藝術村及生活時尚的住宅式公寓,最廣為人知的案例如巴黎較大型的改建,將一座歷史性火車站改建為博物館等。若集中討論活化舊工廠大廈,其實許多地區或國家都曾一度以工業為主要經濟的年代,當製造業走下坡或被遷移及成為被淘汰的對象,活化或改建這些舊工廠或舊建築都能給予它們新生命。有着舊舊的建築外皮,內裏則有着全新功能,與時並進。且看本土工廈,香港本土的改建則困難重重,諸多掣肘,根本比不上外國任何改裝舊建築的驚喜。
筆者曾在國際著名建築比賽及研討會World Architecture Festival(WAF)被評審團質疑及辯論到香港的活化工廈的結果毫無設計特色,更不明白當中慘痛的設計及審批過程,並殘酷地與內地兵工廠改建為藝術村作比較,香港活化工廈頓時即被比下去……
無論政府在《施政報告》提出任何宏觀政策,倘若欠缺腳下所有部門全面配合或特設委員會協助排除萬難,根本政策是走不久、走不遠的……且看是回重啟活化工廈有否「建築包青天」出現,改變局面。
何周禮
何周禮建築設計事務所創辦人及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