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中國 | 2018-10-25 08:31

中央一籃子政策應對貿戰影響

放大圖片

中美貿易緊張局勢毫無冷卻跡象,美國已對價值2,0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徵10%的關稅,並且稅率將於2019年1月升至25%。我們預計,25%的關稅稅率將令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長在12個月內下降最多0.75個百分點,中國預料會出台更有力對策,抵銷經濟增長所受的影響。當局已經調整貨幣及財政政策,未來料會加大政策寬鬆力度,包括下調存款準備金率、穩定信貸增長以支持基建投資,以及大力減稅。

以中國目前的情況,推行連串政策組合來抵銷經濟增長面臨的負面影響並非不可行,實際措施可以是12個月內將基建投資按年增幅從2018年8月的0.7%提高6個百分點至6.7%。然而決策者傾向實施一籃子解決方案,除了基建投資等短期解決措施,亦提出減輕企業稅務負擔等中期解決方案。

減稅推動製造業升級

中國是世界上稅率最高的經濟體之一,透過結構改革可降低企業稅務負擔。鑑於實施這些措施需時,政策未必能在短期內完全抵銷貿易戰的不利影響,我們預計2019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長僅為6.6%。不過,減稅可以為經濟增長帶來更持久的提振作用:除了重振企業信心外,還有助促進中國製造業加快升級。

儘管受貿易戰困擾,中國製造業仍持續高速發展,規模遠超基建和房地產,同時也是中國目前生產力最高的行業。製造業復甦意味在未來兩、三年內行業將成為更強的經濟增長動力。

服務業續獲城市消費模式轉變支持

同時,中國經濟已明顯往消費和服務業方面進行重新調整。2018年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總體增長6.8%,當中服務業貢獻4.2個百分點,是經濟增長的最大推動力。雖然商品消費在家庭消費中所佔比重有所下降,但服務消費(例如住宿和餐飲、交通)所佔比重見上升。今年至今零售銷售增長疲軟,但計及服務消費後,家庭消費似乎已從2016年以來的放緩中反彈。我們預計短期內城市消費模式的轉變將繼續支持服務業增長。中國的服務業也將繼續受益於數碼化和生產技術變革。

謀劃更多政策未雨綢繆

隨着外部挑戰大量湧現,決策者的思路在2018年上半年逐漸變化。鑑於美國仍可能加徵關稅,中國更需要未雨綢繆,支持經濟發展。貨幣政策在4月中旬首次從「中性」偏緊調整為合理充裕,如今是時間再採取跟進措施。銀行間流動性已明顯放鬆。中國人民銀行將把工作重點放在貨幣政策有效下達,確保企業貸款在金融監管趨嚴的情況下仍能得到支持。故此,我們認為下一步需要結合下調準備金率和監管激勵措施。

財政政策亦扭轉了上半年監管變化導致支出不足的局面。支出增長回升,目前看來有望實現2.38萬億元人民幣的全年赤字目標。地方政府債券發行量正在回升,有望達到發行收益債券1.35萬億元人民幣的全年目標。

財政轉鬆支持基建投資

與此同時,政策仍有空間進一步擴大內需,以緩減關稅戰對經濟增長造成的風險。經過2018年上半年的持續緊縮後,近幾個月財政政策已開始緩慢逆轉。今年8月,基建投資按年增幅由2017年的13.9%下降至0.7%,不過隨着債券發行量增加及政策實施力度不斷加大,地方政府融資水平正在提高,將有助於促進基建投資增長。此外,我們預計政府將加快落實今年初公布的減稅降費計劃(總額達1.1萬億元人民幣)。此舉將在短期內提振民間投資,亦有利中長期提高生產率。

表內貸款續保持穩定

貨幣供應指標顯示,今年到目前為止,社會融資總額見放緩,但銀行貸款增長相對保持穩定。中國人民銀行自6月以來一直釋出訊號,對銀行間市場的立場會進一步轉向更寬鬆。我們相信,重點仍將是改善資金流入實體經濟的傳導途徑。此外,當局還有運用其他工具(例如降準)的空間,以推動銀行為製造業提供貸款。繼4月、7月和10月3次降準總計150個點子後,我們預計到2019年進一步下調200個點子。

 

作者為滙豐經濟研究亞洲區聯席主管兼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