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香港財經 | 2018-10-10 12:53

【施政報告】增撥5億推動各部門利用科技

放大圖片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於新一份《施政報告》中表示,去年公布的《香港智慧城市藍圖》提出超過70多項措施,包括發展數碼個人身份、智慧燈柱、提升政府公共雲端服務和建立新的大數據分析平台等基礎建設項目。在由她主持的委員會督導下,這些項目已陸續展開。

她表示,推動智慧城市發展的一個重要目標,是提升政府的創新能力和城市管理水平。創科局於2017年年中設立科技統籌(整體撥款),支持各政府部門籌劃及推展科技項目,以提升運作效率及改善服務。至今,該計劃已支持超過40個由部門提出的科技項目,當中不少都是與市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例如採用科技輔助樓宇滲水調查、加強綜合天氣監測及提升跨境車輛及貨物的清關效率等。

她表示,會向計劃增撥5億元,以進一步推動各部門利用科技,為市民提供更好的服務。

林鄭月娥表示,政府會採用最新的資訊科技,進一步革新電子政務,會在2019年在「香港政府一站通」網站引入人工智能和聊天機械人功能,方便市民搜尋和使用電子政府服務,並通過應用數碼個人身份,在2021年年中提升電子政務的推行,亦會在1823聯繫中心嘗試應用聊天機械人處理公眾查詢。

她稱,為更好吸納科技界的意見,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會成立「智慧政府創新實驗室」,邀請業界就不同公共服務提交資訊科技應用方案及產品建議,並為合適的方案安排測試及驗證技術,讓政府部門更有效制訂創新的措施改善公共服務,例如市政服務、人群管理、貨物清關等,並為本地初創及中小企業創造更多商機。

她表示,為應付科技發展對執法帶來的挑戰,將以創科的「應用」、「研發」、「分析」及「防衞」四個策略,提升執法機構的能力。「應用」包括發展智慧監獄、智能清關及執法,並以科技提升入境處的服務;「研發」及「分析」包括加強打擊罪案及政府保安的技術研發,以及提升數碼證據及法證的分析能力;「防衞」則包括提升網絡安全防衞,以及利用大數據分析提升消防安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