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基金 | 2018-09-11 05:00

Ross Teverson

普惠金融推動長期結構性增長

放大圖片

2018年大部分時間,全球焦點均集中於重量級政客的一舉一動,即美國總統特朗普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之間的貿易戰角力。

然而,我們認為投資者若願意不理會這些噪音,新興市場的結構性增長很可能會跨越現時的政治博弈,有潛力帶來長期回報。

銀行和保險業龍頭潛力大

在我們的投資組合中,我們已確定新興市場和前沿市場多家銀行和保險業龍頭估值吸引,而且長期增長潛力巨大。這些企業的業務全都具有一個關鍵的結構性增長動力:普惠金融。

普惠金融是指個人獲得基本金融產品和服務以滿足其需求的過程。這些產品包括簡單的銀行存款賬戶,到較為複雜的退休金或保險結構產品。

在全球許多地方,普惠金融在減少貧窮水平及促進繁榮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全球各國政府都支持普惠金融。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自2010年以來,已有超過55個國家對普惠金融作出承諾,30多個國家已啟動或正在制定國家策略。然而,普惠金融之路仍然漫長。

現時,全球近半工作年齡人口(約17億人)無法使用銀行賬戶。這種差異對女性尤甚,全球只有65%女性擁有銀行賬戶,而男性則有72%。男女的差距自2011年以來保持不變。

科技急速發展創造機遇

低銀行滲透率的問題幾乎全在發展中國家發生。全球近半沒有銀行賬戶的人口居住在7個國家:中國、印度、巴基斯坦、印尼、尼日利亞、墨西哥和孟加拉。

然而,科技急速發展正為新興經濟體創造機遇,使其超越發達國家,許多時更完全繞過實體賬戶,直接發展至移動系統。

儘管全球許多沒有銀行賬戶的人生活在偏遠地區,前往距離最近的實體銀行分行可能也要幾天時間,但手機及互聯網普及率的上升正在改變全球獲得金融產品的方式。

手機及互聯網普及率上升

根據世界銀行的全球普惠金融指數(Findex),78%沒有銀行賬戶的成年人擁有手機。

甚至連人們付款的方式也在迅速改變。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全球52%成年人過去一年曾發送或接收數碼付款,高於2014年的42%。

我們的選股流程始於自下而上的策略,建基於基本前景,找出被市場低估其轉型潛力的公司。

我們認為,普惠金融及許多新興市場經濟體的更廣泛制度化,是實現積極變革的關鍵。在新興市場和前沿市場中,我們看到不少具有吸引力的長期投資機遇,源於不斷發展的普惠金融,以及基礎設施、通訊及科技的改善。金融產品滲透率逐漸增加,加上人口結構的顯著配合,應可為發展中國家優秀的金融機構創造時勢,於將來很長時間實現強勁和持續的盈利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