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07 00:00
訪談錄 張綺霞
預測下雨不準原因
李本瀅在任時,天文台開始推出手機程式,市民接受天文資訊從被動變主動。當網上有「地下天文台」及其他業餘氣象學愛好者的出現,天文台也開放數據,讓公眾可理解更多。
「地下天文台在20年前互聯網剛興起就出現,當時天文台仍很抗拒改變,不想把所有東西放上網,因為預報員只有一個,一定有東西看漏。後來內部商討了幾年,決定將所有數據透明化。」每次打風網上都流傳一些「掛波時間表」,他說近10年已沒有,「我們所有東西都放在公眾眼前,不會說哪群人能先得到資訊,因為如果不發布責任就在我們身上。」
至於常被批評的紅雨和黑雨系統,是在1990年建立,當時等到雨落夠了才出警示的做法也被批評。「天文台的反駁是,通常要下雨後一段 ...
(節錄)全文共50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