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01 07:00
現時中美貿易戰才剛開始,未知何時停止,人民幣滙價朝着貶值的方向推進時,兩至三年看似是一個合理的預期,不論是主動調整或被動地反應,貶值的幅度也不能太急促,維持在高單位數的跌幅是較可取的。--作者是恒生銀行私人銀行及信託服務主管陸庭龍
大多數投資者對人民幣滙率的趨勢有一個直線思維的邏輯,就是中美貿易戰的情況愈激烈,前景愈惡化,人民幣滙價必然跌得愈慘。因此,每當有消息報道美國使出新的措施或提高關稅來對付中國出口到美國的商品,又或者中國祭出反制措施來應對美國的行動,人民幣滙價就會下跌,而且跌勢頗急。背後原因除了不看好內地在美國施壓下的貿易前景外,估計內地會以人民幣貶值的手段來抵消部分新增關稅的壓力也是原因之一。
以上的想法似乎言之成理,不過,大家不要忘記,今天的人民幣不是全球可自由兌換的貨幣,雖然人民幣已被納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特別提款權(Special Drawing Right)的一籃子貨幣中,但人民幣佔全球貿易結算的份額只有2%,跟美元所佔的40%以上不可同日而語。還有就是內地實行外滙管制,進出的資金有額度和渠道限制。所謂市場機制,是可升可跌的雙向浮動,但人民幣滙率的定價是以在岸市場為準。離岸市場的人民幣滙率會反映海外資金對人民幣前景的看法。
今年人民幣的跌幅已達8%,相信再大跌的空間有限。如明年的情況沒有多大的基本改變,加上中美貿易戰仍陷於膠着狀態,人民幣將有再貶值的機會。這個推論主要建基於貿易戰持續及人民銀行有能力繼續以貨幣政策和市場操控手段來主導人民幣滙率的方向。
另一方面,美國聯儲局今年已加息兩次,每次加幅四分之一厘。年底前及明年仍然維持息口上升的趨勢及預期。相反,內地財政部發行的短期票據息率已低至2%,較年初4%為低。人民銀行早前定向降準和透過MLF向市場注入超過5000億元人民幣的流動性,已形成美息跟人民幣息率不同的格局。以此推斷,年內美元跟人民幣的息差優勢會更加明顯,加上市場分析普遍認為美國在貿易戰中所承受到壓力相對較少,美元滙價不單止對人民幣,而是對各主要貨幣皆處於強方。
手裏有人民幣的投資者,要考慮在人民幣滙價反彈離場或減少倉位,畢竟人民幣在降準和減息的影響下,已不是利息回報吸引的貨幣,未來仍有貶值的空間,而持有美元或港元的投資者,也不用趁人民幣下跌時「撈底」,因為最強的貨幣已在手裏。
原文請閱9月份《信報財經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