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直擊 | 2018-08-03 16:19
恒指今年5月、6月及7月,分別下挫1.1%、5%及1.3%,三個月累跌7.2%或2225點。原以為步入8月份將會迎來一個反彈的蜜月期,殊不知8月開閘僅僅兩日已大跌869點或3%。若然以8月2日恒指及國指收市價27714點及10733點,相比年內高位33484點及13962點計算,兩者分別從高位下挫5770點(-17%)及3229點(-23%)。
筆者早前已提到,目前市場正處於變種股災,只是坊間甚少用上「股災」二字去形容目前境況。事實上,變種股災的可怕之處,正正就是令投資者不覺得身處在股災之中。隨手抽出兩隻近日焦點股份,一隻是神威藥業(02877),另一隻是碧桂園(02007),前者從5月高位約18.3元,跌至7月底低位9.76元,短短兩個月大插46.7%;後者則從1月高位約18元,跌至今日低位10.54元,跌幅高達41%。
P/E從峰值走向谷值
要研究大市到底跌完沒有,除了近日坊間不斷將歷來的「死亡交叉」數據再三演繹之外,筆者反而有興趣從另一個角度入手,就是恒指市盈率(P/E)區間變動。十年前,市場憧憬落實「港股直通車」,2007年10月恒指P/E高達24.3倍,爆煲後至2009年2月,恒指P/E回落至7.6倍始見底,P/E縮水68.7%;同期恒指則從31958點跌至12634點,跌幅為60.5%。
自2009年至2018年7月,恒指P/E的峰值與谷值介乎7.6倍至19.6倍之間徘徊。恒指P/E最近一次從谷底抽升,數到2016年2月約7.9倍,峰值則見於2018年1月約17.6倍。將上述恒指P/E變動套在港股來看,走勢亦相當吻合,2016年2月份恒指低見18278點後回升,而2018年1月則高見33484點後回落。換句話說,以恒指P/E變動引伸推測恒指後市走勢,亦有一定參考價值。
從今年1月起,恒指按月P/E分別為17.6倍、15.4倍、13.4倍、13.3倍、13.2倍、12.2倍及12.1倍,股市愈跌,估值愈平,理論上價值投資者應該開心才是。然而目前最大的問題,是恒指P/E可能尚未跌至周期區間谷值。過去五次恒指P/E谷值,分別為2016年2月約7.9倍、2012年5月約8.8倍、2009年2月約7.6倍、2006年5月約12.8倍及2003年3月約13.2倍,平均值約10倍。
按照峰谷交替的情況來看,目前恒指P/E正處於從峰值走向谷值的路上,而每次的谷值普遍在當年的第一季出現。假設上述的邏輯合理,那麼下一步需要思考的,就是恒指P/E會在怎樣的情況下回落至平均谷值10倍P/E,或是近兩次谷值約8倍至9倍P/E水平。P/E要跌不外乎兩個可能性,其一就是在盈利維持在現水平的情況下恒指再跌至少17%;其二就是在指數不變的情況下,恒指成分股盈利維持可觀增長。
明年首季或見22500點
P/E變動與宏觀經濟及企業盈利息息相關,在目前中美貿易關係緊張的情況下,企業盈利即使沒有出現大幅倒退,恐怕亦難以出現可觀增長。另一方面,如內地透過人民幣貶值去對沖出口貨品被徵稅,亦有可能因滙兌折算而拖累盈利表現。左計右計,看來透過企業盈利增長去帶動P/E下降,將會是此路不通。
再進一步想,若然今年下半年企業盈利不進反退的話,恒指需要累積更龐大的跌幅,才會跌至上文提及的P/E谷值區間。以目前情況來看,筆者將為恒指定下兩個目標,其一為25000點,其二為22500點,第二個目標可能在2019年2月或3月出現。有貨在手的投資者,應把握反彈機會離場,如持貨比例頗高而願意花較長時間坐貨的話,可考慮以指數反向ETF產品為持貨對沖,當中可選擇以日均成交量較活躍及較全面反映反向表現的FI南方恒指(07300),以筆者定下兩個恒指目標推算,FI南方恒指潛在升幅分別約9.6%及18.6%。
陳景揚
作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主要從事資產管理,客戶持有上述股份;《股海揚帆》逢星期五於信報網站內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