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即巿股評 | 2018-07-13 07:00

【EJFQ信析】強美元壓貶人幣 港股營收無運行

放大圖片

人民幣滙價劇烈波動,離岸人民幣(CNH)周三(11日)急挫近1.1%,為2015年「8.11滙改」後最大單日跌幅;周四(12日)人民幣中間價更低開492點子(0.7%),報6.6726兌每美元;在岸人民幣(CNY)亦隨中間價回落近200點子,6.7關同告失守,午後卻出現大幅反彈,CNY亞洲收市報6.6679,幾乎收復全日失地。

人民幣前景被普遍看淡,信銀國際早前預期人民幣兌美元年底前低見6.75水平,星展銀行則認為人民幣下半年仍有3%至4%貶值空間。

中美貿易戰升級為市場帶來更多不明朗因素,有分析估計,內地或會刻意容許人民幣貶值以刺激出口,本欄對此說法無法苟同。由於大幅貶值將加劇通脹壓力,刺激資金湧入樓市,與中央「房住不炒」的政策背道而馳。此外,貶值可能加劇「走資」,不利人民幣國際化進程。而且,這更有機會成為美方指控中國「操控滙價」的口實,反令貿易爭拗惡化。

目前內地經濟的基本因素大致平穩,外滙儲備充裕,截至6月底達31121億美元,儘管人民幣滙率連月大幅波動,但無損外資對中國的信心,資金反而持續湧入。最新數據顯示,境外投資者託管在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的人民幣債券規模連增16個月,總持倉逼近1.3萬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上升約61%,再創歷史新高。由此看來,人民幣貶值未必與資金外流有關。

究竟是什麼原因促使人民幣轉弱呢?除貿易戰造成心理影響外,相信與強美元不無關係。美元滙價於4月開始明顯扭轉近年頹勢,至6月美國聯儲局自2015年底以來第七次加息後,美滙指數更由93水平攀至上月底最高的95.531,累漲約2.7%;人民幣兌美元同期則貶值逾3%。然而,人民幣兌其他主要貨幣(如歐羅、英鎊等)於過去數星期卻錄得升幅,反映人民幣貶值較多是源於美元走強。

隨着美國通脹有升溫跡象,美元中短線保持強勢的機會不低。美國周三公布的6月生產物價指數(PPI)表現遠超預期,按年升3.4%,是2011年11月以來最高,反映通脹壓力正逐漸增大,為聯儲局下半年再加息兩次提供有力支持。

換句話說,若美國經濟向好,通脹趨升,加息預期將繼續推高美滙,一如本欄近月多次指出,「強美元」會成為下半年的投資主題,人民幣等新興貨幣將持續受壓。

至於人民幣疲弱,對港股又會帶來什麼影響呢?根據最新一個財政年度數據顯示,港股近2200家上市企業中,有過半數公司來自內地的營業收入比重多達50%或以上。人民幣滙價與恒指成分股累計12個月每股盈利(EPS)關連系數現處0.61的偏高水平,反映兩者高度關聯。因此,如「強美元」繼續打壓人民幣,將令本港上市企業折算回港元的收入減少,對盈利及股價構成壓力,拖累大市表現,投資者應仔細評估箇中風險。

信報投資研究部

立即試用EJFQ 盡覽獨家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