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即巿股評 | 2018-07-06 14:30

【價值工房】業務願景之外你需要留意的財報細節

放大圖片

今日分析股份是神州控股(00861),近日進行電視財經節目直播時有家庭觀眾提問,有感在節目中未夠時間討論,故此現在希望提供較全面分析。集團業務簡介為提供資訊科技服務,包括系統集成、技術服務、應用軟件開發、農業信息化、銷售金融專用設備等。若是細看官方網站,知道業務範圍涉及六大層面,就是智慧城市服務、智慧農業、智慧金融、智能製造、智慧稅務和智慧健康;從網站有「中國智慧城市專家」的字樣,暗示這是集團近年主要發展業務。

網站描述集團是中國最早從事智慧城市業務的公司之一,以互聯網平台為基礎,通過不斷探索實踐,神州控股首創出以「城市虛擬映像」為核心,為市民、政府、企業提供融合服務的「一中心三平台」中國智慧城市領先模式。現時神州控股智慧城市戰略已覆蓋全國近百個城市,與近50個省市簽署智慧城市戰略合作協議,神州控股智慧城市公共信息服務平台上線21個,在建8個。而早於2015年10月,由神州控股建設運營的、全國首個企業融合服務平台——創新創業中關村,在李克強總理的啟動下正式上線。而集團提供智慧城市四大核心服務,分別是智慧大數據中心、市民融合服務平台、城市綜合信息管理平台,以及企業融合服務平台。

以上單是對於集團業務描述,筆者以用上逾400字,不過要留心「智慧城市」暫時只能視為集團的發展願遠佈局,未有看到為集團已帶來實質利潤。於2017年報顯示,截至去年底集團總收入約132.47億港元,當中三大主要收入來源為系統集成業務、技術服務業務和物流業務,分別佔總收入約36%、23%和10%,合計近七成。暫看系統集成業務與智慧城市無關,只有技術服務業務可能有關,但由於未見明確列出來自智慧城市業務產生收入實數,故不排除現時僅為集團帶來微量收入。

事實上,集團早於2010年已正式式發布智慧城市戰略,圍繞智慧城市進行全面佈局,現已在技術、理念和實踐上領先市場,成為中國智慧城市建設的第一品牌。即至今已超過八年,理應有一定發展成果,可是在2017年報論到智慧城市的內容,仍是只有文字描述,卻非公布實際金額交易,加上集團於2017年9月完成供股,但集資淨額不是用來發展智慧城市,而是近六成用作投資一家內地應用健康醫療大數據分析公司,餘下將用作還債及其他潛在投資或收購等。集團有如此安排,令人懷疑發展智慧城市成本效益未如理想,反而轉投健康醫療大數據業務更有利可圖。

再看2017年集團錄得虧損高逾4.13億港元,為2001年6月1日上市以來首度錄得虧損,究其原因是「其他費用淨額」由2016年約8.83億元,增至2017年約10.64億元,增幅超過兩成。並且去年為上市以來核數師首度發表「保留意見」,理由是集團有若干理財產品,本金總額合計為約26.03億元 (減值前) 及應收相關利息約1.23億元。集團已對應收款項進行可收回性的評估及已計提減值撥備約2.29億元,包括在上述的「其他費用淨額」。不過核數師表示未能獲得她們認為必要的足夠的審計證據,確認以上減值撥備是否足夠。按筆者理解,核數師暗示減值撥備今年存在進一步增加的風險,並可留意上述應收相關利息約1.23億元,但減值撥備約2.29億元,反映集團認為部分本金可能無法收回。因此,若不幸地大部分本金未能收回,預期集團需要三至四年才能撇賬完成,則未來業績表現會受到顯著拖累。不過話說回來,神州控股不是金融機構,截至去年底股東應佔資產約91.10億元;卻有超過26億元本金的若干理財產品,佔比超過28%,不禁令人咋舌,故此對其真實業務是否如集團對外公布那樣有所保留。

聶振邦 (聶Sir)
證監會持牌人

筆者確認本人及其有聯繫者均沒有出現以下兩種情況,其一是在執筆前三十天內曾交易上述分析股票;其二在文章發出後三個營業日內交易上述的股票。此外,筆者現時也並未持有上述股份。

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分享,並不代表本網站、筆者或其僱主之意見、推薦、陳述、誘使、支持或安排,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