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亞洲(日本以外) | 2018-06-10 05:00

何如克(Robert Horrocks)

聯儲局續為全球焦點

放大圖片

又是聯儲局!

亞洲「一帶一路」的基建計劃陸續啟動、日本推出創新的貨幣政策、中國企業盈利增長上揚、區內人民生活水平持續提高,即使是一些最貧窮國家,也錄得令人振奮的經濟增長......儘管這些因素都非常正面,然而令人沮喪的是,整個市場幾乎只專注於美國聯儲局在做些什麼。

為何我會如此說?

答案非常簡單。以亞洲股市為例,不少國家的通脹處於低水平,且又錄得龐大的經常賬盈餘,今年幾乎全都獲得正回報;而另一邊廂,擁有經常賬赤字、結構性通脹高企的國家,則幾乎都錄得負回報。

市場走勢分化,原因只得一個,就是對美國貨幣政策的憂慮,而這些擔憂並非空穴來風。新任聯儲局主席鮑威爾(Jerome Powell)似乎有意將自己塑造成一個信奉「穩健貨幣」的人;說白一點,就是實行嚴格的貨幣政策。但目前美國的通脹率仍然很低,聯儲局很可能會出現「過度緊縮」的風險,尤其是當下歐盟的穩定性再次成疑,意大利的金融市場及一些跨國銀行的股價,更成為報章頭條。

亞洲再陷「新興市場」漩渦

令筆者感到沮喪的是,許多東南亞國家都沒有像中國那樣,把握機會刺激通脹。如今他們可能已錯失了時機。奇怪的是,印尼是少有放寬貨幣政策的亞洲國家之一,而印尼卻似乎最不適合這樣做。現在印尼又開始收緊政策了,宣布加息。這些國家的經濟和盈利表現欠佳,而結果本不應如此的,實在令人沮喪!

對此市場已作出嚴厲的懲罰──即使印尼盾走勢一直保持穩定,其股市今年以來的跌幅已達雙位數;印度表現也同樣弱勢。原本亞洲被視為全球增長最活躍的地區,可惜受到土耳其和阿根廷的拖累,再次陷入「新興市場」的漩渦之中。我們並不是說最近亞洲市場的弱勢毫無根據,也不是認為其不合理,只是這些擔憂似乎都相當短視。

儘管外界非常擔心美國的緊縮政策,以及歐盟被意大利的問題拖着後腿,然而亞洲仍然擁有不少正面的因素──基建支出增加、生產力上升和經濟管理良好等,這些都為未來增長鋪好根基。無論如何,大家還是謹慎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