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2018-05-23 00:00

譚凱邦

填海一定有屋住?

放大圖片
香港土地供應緊張,政府早前推出「土地諮詢」羅列18個造地選項,當中填海成為中短期之選,不論政府高官或民間智庫,紛紛開腔呼籲填海,把填海與造地建屋、以應付住得迫、住得細的問題結成必然因果,實在值得商榷。尤其他們在填海地用途、對環境的破壞避重就輕,營造只要填海即可長遠解決問題假象。 新填海地多不屬住用 過去香港通過填海開發新市鎮,興建房屋容納居民增長,尤其滿足公營房屋需要。但填海新市鎮追溯至1959年由荃灣起步,到1991年發展東涌最後一個大型新市鎮,當時土地規劃均以住用為目標;時過境遷,目前多個準備填海的地點卻非每個皆屬住用,如屯門龍鼓灘擬作工業用途、大嶼山的欣澳正研究作康樂用途、小蠔灣料作低密 ...

(節錄)全文共1666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