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宏觀分析 | 2018-02-12 05:00

許長泰

花無百日紅 市場整固屬必然

放大圖片

過去兩年來,市場氣氛大致保持正面,而近期的市況波動便引起熱議。部分市場人士認為,通脹開始回升,但各地央行政策似乎落後於經濟狀況,而隨着央行讓貨幣政策重拾正軌,利率或以較快速度上升,繼而令股市的復甦和升勢就此完結。下文將因應相關觀點逐一剖析。

通脹未有升溫跡象

首先,通脹回升是否屬實?近期美國企業平均盈利有所上升,而目前美國失業率處於數十年低位,預計今年工資增長可望改善。最近工資輕微上升的情況固然值得關注,但亦要留意1月份寒流令部分勞工的收入大受影響。

與此同時,其他通脹相關數據表現也遠未達至令人憂慮的水平。例如,美國個人消費開支平減指數回落至1.7%,與美國聯儲局的2%目標水平仍有一段距離。歐羅區方面,1月份通脹放緩至1.3%,低於市場預期。此外,市場通常以環球商品價格衡量環球經濟是否過熱,相關數據於最近數周亦見緩和跡象。由此看來,現階段仍未有充分證據顯示通脹已經回升。

利率升未必拖累股市

市場人士的另一疑問是,利率上升會否令股市下跌?誠然,各地央行實施量寬,為市場注入資金,已支持市場走強一段頗長時間,故投資者對央行收緊政策感到憂慮,亦不難理解。然而,投資者應謹記,經濟增長受兩股力量推動:首先是經濟本身的「自然」因素,包括企業和消費者對經濟前景感到樂觀、有消費及投資意欲等,其次則是財政和貨幣政策的「人為」刺激因素。

自2008年以來,各地央行面對經濟困境,一直透過刺激措施支持經濟,所費力氣甚巨,持續時間甚久,方能使經濟活動運作如常。但目前看來,各個經濟體已回復活力,家庭及企業對經濟前景均較之前樂觀。換言之,經濟已非如以往般需要如此強力的政策支持,而各地央行即使減少刺激經濟,亦應不會對經濟增長和市場表現造成困擾。回顧過往數據,過去15年間,美國10年期國庫券孳息率曾有10次上升約50個基點,而其中有9次,股市仍錄得正回報。

風險資產前景仍樂觀

整體來說,我們並不認為市場近期的波動表示經濟或市場走向出現重大變化;反之,年初以來市場表現異常強勁,投資者相應調整組合及獲利套現,故近期市況應屬正常整固。實際上,市場出現波動實在毫不稀奇:自1980年以來,標準普爾500指數的年內平均跌幅為13.8%,而在38個曆年當中,美股有29年錄得正數年度回報。

除非通脹確實顯著回升,否則各地央行料將逐步減小支持力度,而不至於猛然剎停支持經濟的措施。由此看來,風險資產的前景應依然樂觀,而我們仍較看好亞洲股票,尤其是與環球股市相關性較低的中國A股。不論是股市或債市,波幅均將較以往加劇,投資者應更加留意利率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