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22 00:00
袁智仁
再見輸送帶上的城市
香港戰後高速的城市化,從觀塘和荃灣的衞星城市,到沙田和屯門的新市鎮,超過半世紀,至今仍為政府和社會津津樂道。成也新市鎮,敗也新市鎮,隨着城市的擴張,屯門和天水圍的發展,跟早期的荃灣或沙田的軌跡截然不同;天水圍、屯門變成睡房社區(bedroom community),徒具社區之名,缺乏經濟和生活,空間只餘下睡眠地方。
在本月的立法會提問上,發展局局長黃偉綸指「新發展區及新市鎮擴展是中長期土地供應的一個非常重要來源。預計約22萬中長期落成的房屋單位當中,約20萬是來自新發展區及新市鎮擴展。」對城市邊沿的大型發展區而言,70多年來,政府依然樂此不疲。
新市鎮出現樽頸
香港的公路和鐵路恍如輸送帶,把市 ...
(節錄)全文共2443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