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歐洲 | 2012-10-08 06:00

Jan Poser

如何處理環球債務危機

在上一期,我們探討過幾種能挽救歐羅,但其時無法實行的方案。今次,我們將把焦點放在債務之上,了解這個除了歐羅區甚至其他較遠的國家(包括美國)所關心的議題。

在過去十年,我們目睹環球經濟體相互發債急劇增加。由於息率低,許多國家的按揭貸款也隨之增加,財富效應亦引發房地產及消費泡沫。當房地產價格開始下滑和信貸泡沫爆破,因而令銀行承擔大量按揭貸款,逼使政府出手挽救。甚至乎需要向其他國家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求救。國債取代私債,無異於驅狼迎虎。信貸危機已經持續5年,現在是時候回答究竟國家們能透過甚麼方法來擺平這些債務。

前路艱難

面對如此艱鉅的去槓桿化任務,投資者難免會擔心前路崎嶇。以下便有三個並不舒適的方案或能在經濟上減少債務層面的水平(債務佔國內生產總值比率):

緊縮措施:即使緊縮措施對個人債主而言合情合理,但卻會給予環球經濟沉重一擊。如果家庭及國家需要勒緊肚皮,公司必須彌補缺乏需求而令經濟陷入衰退的沉重代價。一般公司只會於銷售上升時進行投資,去槓桿化時則不會多作投資。這意味出口會成為唯一的增長動力。然而,假如所有經濟體系紛紛削減預算,全球經濟將會跌入下滑的漩渦。當經濟市場收縮,債務只會增加,不會減少。

削債:如果無法清除債項,政府必須在不損害經濟的情況下降低債務水平。然而,要一個已發展的國家全面削債的可行性十分有限。政府債券是退休基金、銀行及保險公司組合內的核心資產。倘若大幅削減面值,如此重擊必定會動搖這些機構,甚至把整個金融系統拖入深淵。此時,多個政府將會被逼插手,債務因而惡性循環延續下去。

通脹:一般被視為最容易解決債務問題的方法便是透過通脹,但其實並不如想像中般容易。當通脹呈上升趨勢,市場就會作出反應,要求更高息率及提高對未來波動的風險溢價。通脹前債台高築還有機會藉此解決。一旦通脹升温,通脹只能靠急促提升主要息率或「經濟」衰退來消弭。然而,高息率及增長放緩亦會令債務水平再次上升。最有力的例子莫過於日本,在去槓桿化及緊縮措施的情況下,緩慢的總需求增長根本難以推動通脹上升。因此,利用通脹處理債務問題,根本就不可行。

下一期,我們將會探討呼聲最高的選擇–金融壓抑(financial repres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