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 | 2017-12-26 05:00
羅寧雨
亞洲的交易所買賣基金(ETF)投資者眾多,但香港ETF的成交量卻比歐、美、日等市場疏落,而且成交量僅集中在數隻ETF,即使是槓桿及反向投資產品,其成交量亦遠比不上剛上市時的規模。然而,低成交量是否代表該ETF的投資潛力低?如果從股票成交量的角度出發,投資者很自然會認為,低成交量ETF的價格有較大機會被舞高弄低,又或者有可能買入後須要大打折扣才能賣出,因此會避開低成交量ETF。其實,ETF的流通性不可與股票比較。
首先,我們須要認識ETF的結構。股票ETF投資所追蹤指數的一籃子股票,以首隻在香港上市、追蹤恒生指數的ETF為例,其投資組合就是所追蹤指數的50隻成分股。投資此基金,亦即按指數權重為比例投資於50隻股票。因此,只要ETF所投資的成分股流通性沒有問題,其流通性也不會構成問題。因此,我們須要觀察的並非ETF的成交量,而是要觀察其所投資的成分股的成交量。即使ETF的成交量是零,但只要背後投資的成分股成交活躍,便不須擔心其可投資性。
股份停牌影響ETF買賣機制
過去數年,真正影響ETF流通性的事件只有一宗,就是2015年至2016年大量A股停牌。由於ETF所投資的成分股暫停交易,ETF的計價及申購、贖回機制均受影響。即使有部分A股ETF依然在二手市場交投活躍,但其實所有A股ETF的流通性皆受到影響。停牌成分股的數量愈多、權重愈高,影響就愈深。ETF的申購、贖回機制被暫停亦不足為奇,因為申購須以現金或所追蹤的成分股換成ETF單位,而贖回即是把ETF單位兌換成所追蹤的成分股或現金。
申購、贖回機制對ETF流通量非常重要,假設投資者大規模買入ETF,市場將出現供不應求,對接投資者的市場莊家其實可透過參與證券商,以ETF的資產淨值向ETF發行商申購ETF(即買入ETF)以增加ETF的單位數目。如此,投資者便不須以大額溢價購入ETF。相反,假設投資者大量沽售ETF,莊家也可以透過參與證券商,以ETF的資產淨值向ETF發行商贖回ETF(即賣出ETF)。進行買賣時,價格皆以資產淨值(NAV)為參考,因此不存在價格被舞高弄低的情況,投資者也不須要以大折扣賣出ETF。
市場莊家扮演角色重要
買賣必須有買家、有賣家。市場莊家其實就是扮演與投資者對接的角色。當投資者要投資ETF,市場莊家就提供貨源;當投資者要沽出ETF,市場莊家就要接貨。莊家透過提高流通量及價格效益,讓投資者能夠適時買賣、降低交易成本。證監會規定香港上市的ETF要有市場莊家制度,港交所(00388)更擬在ETF市場引入持續報價機制,預期明年開始實施。莊家有責任主動及持續地為產品報價,以及回應投資者的報價要求,報出的買賣差價有規限,因此投資者不須擔心錯失沽出的時機。
產品結構市場機制各異
由於ETF的結構與股票不同,股票市場沒有申購、贖回機制,以及市場莊家等,因此,不能以股票市場的思維理解低成交量ETF。若有意投資ETF,可留意市場上有否足夠數量的莊家維持買賣差價以及深度。若想進行大額交易,也可考慮直接申購及贖回。因此,ETF流通性不等於二手市場上的成交量,也不應用股票的視角看待ET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