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信報投資 | 2017-12-11 00:00

納論神州 溫天納

內地比特幣投資者恐成大鱷點心

放大圖片
大學時代,筆者在英國倫敦大學倫敦經濟政治學院進修經濟學學士及碩士課程,同學們必修的一課,就是深入了解歷史上經濟三大泡沫,分別是鬱金香泡沫、南海泡沫及密西西比泡沫。現在,筆者一提到鬱金香泡沫,朋友們就會想到當今的比特幣狂潮。 鬱金香與比特幣兩者都不是貨幣,都不完全具備貨幣的三大基礎功能:交易媒介、儲存財富,以及計價單位。不過,若有投資者願意進行買賣,原則上可成為通行投資產品。若然這種投資產品進一步證券化,衍生出期貨合約,一步步全面金融化,認受性將加強。 目前,環球交易和投資需求拉動了虛擬貨幣的價值。不過,比特幣波動性太強,難以作為貨幣,金融證券化為比特幣未來生存之道。相比鬱金香,比特幣的實用價值 ...

(節錄)全文共1622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