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2017-12-05 00:00

藝文評論 張敏慧

舞台上騎「馬」

放大圖片
演員腰繫馬形,揚鞭騎着「馬匹」一起跑出台來。不是鬧着玩,是戲的一部分,「竹馬」早在元明雜劇傳奇出現,是舞台上實用的道具。 現代劇場觀眾可能沒見過台上這類「高頭大馬」,汕尾海陸豐一帶的西秦戲、正字戲、白字戲,則仍設有「馬」道具,多年前我看過廣東西秦戲,演員騎着竹馬演戲,屬於民間竹紮紙糊手工藝與戲曲結合的表演形式。這一派「老式」獨特古樸風貌,香港廣府大戲也還保留下來,不過,只能在「例戲」中重現,因為正本戲基本已去掉竹馬道具,改用馬鞭完全作為騎馬的象徵。 今年看了兩回《六國大封相》,是民間戲棚神功戲首晚必演,放在正本戲之前的開台例戲。故事描述遠古戰國時代,蘇秦游說六國抗秦有功,六國共同冊封他為丞相, ...

(節錄)全文共982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