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基金 | 2017-10-25 05:00

曾德明

中國經濟向好 亞洲股市藏機遇

放大圖片

隨着外部需求復甦,以及企業盈利表現理想,亞洲及中國市場於第三季錄得顯著升幅。面對年初以來的「長牛」,投資者接下來該如何部署?下文概覽各市場情況,助讀者作更明智的決策。

中國經濟增長穩健

十九大隆重召開之際,國家統計局上周公布中國今年第三季經濟同比增長6.8%,意味2017年有望達成全年至少增長6.5%的目標。今年以來,國際機構已經數次調高中國GDP增速預期。IMF在其最新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上調了中國2017年GDP增速預期至6.8%,而此前預期則是6.7%。這是該組織今年第三次上調中國2017年經濟增長預期。今年8月,穆迪也將中國2017年經濟增長率預估由6.6%調升至6.8%,並將2018年經濟增速預估從6.3%上調至6.4%。

在此之前,外國投資者對中國仍然保持警惕,並過分誇大內地經濟「硬着陸」風險,所以在中國市場的配置也相應偏低。然而,隨着中國經濟保持良好的增長態勢,以及政府繼續為金融體系去槓桿化,預計海外資金將更加重視中國市場,長遠對中國股市有利。

地緣政局無礙復甦

南韓的金融市場繼續受北韓可能發動核攻擊威脅,令資金外流風險上升。然而,南韓的經濟復甦步伐未受影響,該國政府預測今年經濟仍可保持3%的穩健增長。與此同時,出口增長維持強勁,9月份出口受記憶晶片及鋼鐵產品銷量上升帶動,按年增長35%。迄今為止,南韓的出口量已連續9個月錄得雙位數增長,是2011年以來最長的擴張期。

科技板塊帶動台股

宏觀數據顯示,在強勁外部需求(特別是對電子產品的需求)推動下,台灣經濟年內持續復甦。科技硬件板塊成為股市亮點,主要由於此板塊與整個硬件價值鏈關聯甚廣,涵蓋印刷電路板等基本元件到集成電路晶片等核心部件。這板塊內有不少實力超卓的公司,可在全球市場競爭,而這些企業擁有知識產權,加上所佔市場份額不斷增長,令其主導地位日益突出。隨着4G/5G發展、物聯網、雲端計算、可穿戴式技術和自動駕駛日漸普及,推動了以資訊科技為本的經濟發展,這些公司因而大大受惠。

東盟市場不乏機遇

2017年迄今,由於海外投資者對東盟市場的股票退避三舍,東盟市場因而落後於其他亞洲新興市場。然而,由於區內出口增長強勁,通脹幅度受控,加上盈利增長放緩的情況已觸底反彈,因此東盟區域的基本因素向好。在這個背景下,我們仍然看好個別板塊,尤其是印尼及菲律賓的銀行業,主要由於這兩個市場的長期貸款增長率強勁,持續維持在10%以上。我們亦積極發掘新加坡市場的高息股,因為以出口為主導的股市出現反彈,以及企業盈利提升,可令這些股票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