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ETF | 2017-07-27 05:00

John Rekenthaler

看清主動被動策略 摒除誤解

放大圖片

今天,投資者普遍都知道指數基金的優勢──它們的成本較低、完全投入資本,而且投資具一致性。這些好處往往大於實施策略所附帶的小缺陷。不過,我認為有幾件關於被動投資的事並不廣為人知,值得我們溫故知新。

根據定義,指數基金永遠是輸家,因為它們無法跑贏追蹤的指數。一隻只有平均水準的基金不可能勝過平均。你付出少,得到的當然少。自動化策略可以在熊市中表現出色,但當市場變得艱難時,人手調配策略才更合適。這些都是常識,對吧?

多投資「常識」不正確

如果不仔細分析,這些話聽起來都很合理。我曾在不同的投資會議上聽過這些言論,演講者往往獲得大量肯定:絕大部分觀眾點頭認同,少數低聲抗議,但沒有人提供讓演講者尷尬的問題。

可是,以上言論統統都是錯誤的。指數基金在定義上的確是失敗者,但這一定義並不重要。一些事情真實,並不等於那事情重要。譬如表現平均的基金不可能勝過平均的說法,只是一種誤解。如果不考慮費用,指數基金的表現的確只是一般水平,但當比較扣除費用後回報,指數基金的表現跑贏許多主動策略。

正如Jack Bogle所指,投資與其他類型的消費不同,因為你不是靠付出金錢換取產品或服務,而是只能得到扣減成本後的金錢。基金的所有費用均直接由回報扣除,因此付出少,得到的反而更多。最後一個常見誤解,是市場艱難時期以人手操作會較好。雖然這聽起來合理,但過去多次熊市證明投資經理根本無法在熊市來臨前辨識熊市,因此難以利用這個機會獲利。

被動式基金不是抗生素

你也可能聽過,自欺欺人是人類最容易犯的錯誤。人們傾向相信自己期望成真的事,在涉及金錢時尤其強烈。

整體來說,主動基金經理都是非常聰明的人,也可能比大多數行業的人更有道德。但在討論指數策略的缺點時,他們卻明顯有既定立場。一名歐洲資產管理公司的合夥人Renaud de Planta最近寫到,假如大部分投資者都「擁抱追蹤指數產品」,或會破壞整個經濟系統。就像抗生素一樣,使用太多被動式基金反而可能會對投資者造成傷害。

對我來說,這種比較似乎過分誇張了。

誤解會持續很長時間

市場花了80年才了解到基金費用的重要性。基金在上世紀二十年代開始興起,但直至2000年代中期,低收費基金的銷售數字才持續跑贏高收費基金。今天,基金的成本論已經完全普及,幾乎每一隻基金的新股份類別的費用都顯著低於平均水平。

投資者只需較短時間就學懂指數的好處,但指數由小眾成為主流投資亦花了20年。

雖然相比過去或是透明度較低的對沖基金或保險產品,基金行業已有更多學術研究和行業分析支持,但基金行業仍然是一個賣故事的行業──那些表面合理、也許能夠蒙騙聽眾,但無法通過深入研究驗證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