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10 00:00
專訪
高盛倡引非槓桿式衍生工具
窩輪及牛熊證多年來受散戶歡迎,去年本港輪證交投量冠絕全球,但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業界開始反映,一面倒助長投機風氣並不健康,應考慮引入一些較安全的結構性產品。高盛(亞洲)衍生工具部董事總經理孫明哲就認同金融發展局早前建議,本港應引入非槓桿式的衍生工具投資產品,為不同市況提供不同的投資方案,不應只發行對賭式產品。
金發局在4月發報告建議港交所(00388)和證監會參考德國市場經驗,引入兩款非槓桿式投資型產品:貼現證書(收益增值產品)及紅利證書(參與型產品),認為較適合風險胃納低、旨在追求息率回報的投資者。
讓公眾「先認知再投資」
孫明哲指出,貼現證書和股票掛鈎票據(ELN,現時只有資產逾800萬元的 ...
(節錄)全文共73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