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MPF | 2017-07-08 05:00

曹偉邦

積金市場上半年回顧

放大圖片

轉眼2017年已經過了一半,期間香港及海外股票市場節節上升,相信大部分成員對投資組合的表現應感滿意。為上半年作一個簡單總結:積金市場出現的兩大發展或對成員的退休保障造成深遠影響。

其一,各受託人必須根據強積金條例,提供預設投資策略,並將成員先前沒有作出投資選擇的資產,根據成員年齡的增長轉移至指定策略。預設投資策略的最大賣點便是收費相比大部分強積金基金低,每年的開支比率最高只是0.95%。此外,預設投資策略由「核心累積基金」及「65歲後基金」組成,兩者雖同樣是廣泛性投資於全球市場的混合資產基金,但股債比率有所不同,前者為六四之比,後者則是二八之比。

預設策略非保本選擇

受託人將在成員50歲前把全數投資於核心累積基金;繼而在其50至64歲間,每年逐步將資產轉移至65歲後基金;直至成員年屆65歲時,所有資產投資於後者。雖則65歲後基金含股票成分,具備潛力抗衡通脹,但成員必須留意,儘管採取了環球性分散策略,投資組合內亦有相對穩健的債券投資,但仍會受到市場波動的影響,代表預設投資策略並非保本的投資選擇。對風險極為厭惡的成員,應該清楚明白以上重點,從而避免投資組合出現表現遜於預期的情況。

傳媒報道顯示,綜合多家主要受託人的數字後,現時最少有9.5萬個賬戶被撥入預設投資策略,當中近一成屬主動選擇。事實上,所有受託人已經於4月底前向受影響的成員寄出「預設投資策略重新投資通知書」,成員理應在42天內作出回覆。沒有回覆的成員,受託人會在該回覆日期後的14天內,將資產轉移至預設投資策略。按此推斷,資產轉移的流程應該在6月完成,相信積金局將會為實際涉及的賬戶及金額進行調查,讓持份者更能了解預設投資策略的狀況及成效。

尋求妥協以達共識

其二,前任特首梁振英為了兌現競選承諾,在任期最後階段通過強積金對沖方案。不過,無論是勞方或資方,均對這個由政府提出的劃線式方案有所保留,能否落實仍存在變數,尤其是新任特首林鄭月娥公開表明此方案「兩面不討好」,需要多聽意見。

對沖問題一直困擾着勞資雙方,亦是長久以來強積金制度遭受劣評的元兇之一。站在勞方角度看,現時所有討論中的方案也會增強成員的退休保障,對成員絕對是百利而無一害。雙方或許該思考應否繼續糾纏於長期服務金及遣散費的計算方式,反而應斟酌當中是否存在妥協的空間,能否達成共識。歸根究底,有人必須為取消強積金對沖付出,降低繳付金額相信是資方及政府較易接受的方案,總比原地踏步優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