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中國 | 2017-06-25 05:00

許長泰

A股躍升國際舞台

放大圖片

指數公司MSCI上周公布,將會把中國A股納入其指數,雖然有關消息對部分人而言或許「姍姍來遲」,但有關決定在投資市場仍具有相當意義。本文將探討此舉的影響,以及所帶來的投資啟示。

一如預期,MSCI在進行最新一輪市場分類檢討後,決定將A股納入其指數之中,不過結果與最初建議稍有差異。在原本的建議中,有169項A股可納入指數,但MSCI的最新決定則會納入222項大型A股,令A股在MSCI新興市場指數中的比重約為0.73%。

被納入的A股數目增加,原因是MSCI接納加入大型A股的建議,以令MSCI中國指數中若干H股成分股的相應A股亦被納入指數之內。而是次決定將分兩個階段執行,第一階段將於2018年5月進行,第二階段之執行時間則定為2018年8月。

進入市場限制料將放寬

A股在MSCI新興市場指數中的佔比相對偏低,令部分市場人士認為今次變動僅具象徵意義,而實質意義有限。不過值得留意的是,此舉長遠而言令中國股票市場的前景更趨正面。不少中國投資者正憂慮監管收緊,加上內地經濟活動似乎有「見頂」之勢,令市場受壓,不過MSCI的決定有助提振市場情緒。

市場分析師初步預測,將有10億至15億美元的資金將因為有關決定而透過被動型基金流入A股市場。雖然此數目與A股整體市場的7萬億美元市值相比仍屬「九牛一毛」,即時的實質影響有限,但投資者對於中國股市的注意力將有所增加,未來當局應會推出措施放寬進入內地市場的限制,同時交易安排方面預計亦會加以放寬。

未來投資者可加以注意的,是5%的「納入因子」。該因子的影響可令A股在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佔比從現時約0.73%,大幅上調至18%,同時中型股亦會被納入指數之內。有關變動令流入內地市場的資金在未來數年或大幅增加,並帶來更多投資機遇。

機構投資者參與增平衡

是次MSCI的決定,很大程度上表示該國際指數公司認同內地政府在過去數年的舉措;就中國市場對外開放的進程而言,更標誌着一個重要的里程碑。中長線看來,A股在環球指數的佔比會逐步增加,外資在內地市場的參與可望令投資風氣取得較大平衡,因為現時內地市場主要由較短線的零售投資者主導,但外地機構投資者的投資期一般較長,並且亦對較優質、可望受惠於結構性增長的企業更感興趣。

儘管市場可能已局部消化A股正式獲納入MSCI指數的利好消息,但在來年推行有關變動時,內地證券業可望較直接受惠,原因是營收來源擴闊至海外機構投資者,而「新經濟」範疇在指數的佔比增加,亦會有所裨益。長遠來說,有關變化帶來的深遠影響仍然正面,隨着市場參與更趨多元化,有助降低系統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