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MPF | 2017-04-28 05:00

潘裕翰

投資長遠持續的未來

放大圖片

筆者趁復活節假期前往歐洲參加幾個機構投資者研討會議,除了討論歐洲經濟前景等重要宏觀議題外,還探究環球未來長線投資主題的不同範疇,當中講者討論到可持續投資(Sustainable investing)時頗為熱烈,吸引台下參與者深思。

過去可持續投資屬專門的投資類別,隨着社會及企業管理發展漸趨成熟,可持續及盡責投資(Sustainable and Responsible Investment或SRI)逐漸普及。以往的方式只是從企業中排除某部分令人反感的商業活動,今日的方式是以各種標準評估廣泛的資產,例如投資企業除了盈利業績作量度標準外,ESG(Environment環境、Social社會和Governance公司管治)因素都在考慮範疇之內。可見可持續及盡責投資在全球逐漸成為資產管理的主流,尤其機構投資者對此愈來愈重視。

歐美可持續策略增長快

研究顯示,過去幾年可持續投資策略錄得的資金流入持續增長,增長率超過了歐洲和北美洲所管理資產的整體增長,這兩大洲正是吸納最多可持續發展投資的市場。以美國為例,2014年當地便有6.57萬億美元資金投放於以ESG作組合篩選條件的可持續投資策略。

另一方面,亞洲市場亦開始關注ESG的分析,例如日本於2015年推出日本盡責管理守則,旨在鼓勵投資者盡股東責任,透過參與對話等互動,關注公司的策略、風險、資本架構、公司治理、投資報酬等面向,提升公司與股東的長期利益。

國際上愈來愈多評選機構將企業ESG的表現納入評選機制,比重亦漸漸增加,顯示投資者對企業在ESG議題上的管理的重視程度,已逐漸追上企業的獲利能力,許多大型、獲利企業隨時都有可能應聲倒閉的時候,投資者選擇能帶領企業走向可持續獲利的公司。

透過把ESG的標準列入投資考量和建立投資組合,投資者可以找出社會責任較完備的企業,同時也繼續留意該企業的可持續性。積極的投資者能讓該公司的管理層關注到某些重要議題,引起媒體關注、教育大眾,繼而帶來正面的影響和改變。

盡責管理監督企業

企業為提升形象,對業務可持續性的關注度也愈見提高,而在ESG項目上評分出色的企業,長期投資表現也相對出色,因此資產管理人在篩選股票時,也積極進行ESG分析及盡責管理。

例如分析咖啡連鎖店業務時,先了解其業務的特色、公司文化、財務狀況等,以評估相關商譽、財務、法律等風險。顧客的購買行為可隨時改變,咖啡連鎖店面對一定的商譽風險。

在環境因素方面,可留意咖啡店公司有否積極減少碳足印、是否按標準規劃新店等。另外,氣候轉變、土地及水資源風險對其供應鏈或帶來風險,若公司有堅固、穩定而可追溯的供應鍵計劃,可給予投資者較大信心。

社會因素則會考慮公司是否具有應付勞工相關挑戰的能力,在與供應商合作時有否堅守道德標準和責任。假如咖啡公司計劃擴展至其他食物或中國等市場,便要留意相關食物安全風險,及公司能否設定有效的品質管控系統等。

至於公司管治,包括管理層及董事局的角色及獨立性;管理層的報酬會否相對同業過高、報酬與表現是否相稱等也應一併考慮。資產管理人更會代替客戶盡股東責任,參與股東會及投票,並監督公司管治。

EGS分析亦會觀察趨勢,例如從人口結構分析,咖啡店的定位能否把握未來世代的需求、在新科技策略上有沒有相應的部署等。機構投資者透過以上因素,評估企業能否把其轉化為長遠的增長動力,繼而推動企業股價表現。筆者相信,可持續投資將是一個延續且不斷發展的主題,而這將為投資組合長遠帶來較傳統投資方式更持久的回報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