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14 00:00
毋枉管 張總
明朝三種官的鬥爭
明代以來,讀書人的前途就是中進士,入翰林,但每次中進士人數大概300名,只有一甲狀元探花榜眼,可以直入翰林,而二甲三甲,則被選為庶吉士,才可入翰林當實習,所以庶吉士者實習生也。
事實上,中進士的大都是「未更事」,無經驗,要「先觀政,候熟練然後任用」,所以一甲三人為「天上坐仙」,庶吉士是「半路修行」,而入得翰林,成為翰林學士,並不負有行政上實際責任。翰林院庶吉士則更是受教育而已,當時視為政治人才庫,到清朝翰林院制度亦被沿用,但當庶吉士,短則四五年,長則八九年,然後才有官職,考中進士已高齡者,甚至死於京師。但觀看歷代名人,中進士大多在20初,到28歲中進士已算晚。
但凡事一久就有流弊,明朝官員收入 ...
(節錄)全文共559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