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2017-03-31 00:00

生命通識 葉輝

謝公路與白石柱

話說當年調景嶺地處偏僻,比之摩星嶺要荒蕪得多,遠離市區而無陸路交通,復無水電供應,港府認為調景嶺僅為難民暫居地,故此難民的生活困苦;台灣民間組織「中國大陸災胞救濟總會」(簡稱「救總」)為調景嶺提供生活安排,由是形成此地往後數十年強烈的意識形態。 據1950年的調查,調景嶺居民約有六千餘人,大多為成年男性,年齡介乎20至40歲之間,16歲以上的婦女有577人,15歲以下兒童則有610人,傷殘人士1763人,他們的家屬有477人,來自不同省份,泰半為退伍軍人,但亦有不少是政界與學界人士,甚或包括國大代表、立法委員、中學校長等。 據聞,居民大多不願意透露以往身份,由於營內不設防,可不斷進出,及後,遷 ...

(節錄)全文共1174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