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25 00:00
易經漫談 醉一先生
《易經》禪思
生活不但要思考,還要反思。思考與反思對生活產生平行作用,不至於迷失。思考帶有個人主觀成分,反思是客觀體驗對主觀世界的回應,過程中雖有正和反兩方面的衝突,但因兩者的最終磨合,從而啟悟出另一種對待生活的鬆容態度。這是另類的生命哲學觀,一方面視喜樂悲憂為虛幻,另一方面則積極面對現實困境,以平常心去穩定變化莫測的浮生,所謂定而後生慧,老醉妄稱之為禪。
頓悟過程
世人好談禪,若沒有思考基礎的禪,只是空談或妄想。佛家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有六根六塵的相因關係作基礎,不是憑空說理。蘇東坡的禪詩也是層次分明,例如:「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指出主觀妨礙了客觀眼界,看不到事物真相。再指出「廬山煙雨 ...
(節錄)全文共114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