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理財方案 | 2017-02-18 05:00

楊書健

解讀特朗普與安倍會面

放大圖片

百日計劃是美國總統政治的傳統,由小羅斯福的新政開始,不少總統都選擇在上任後的首一百天落實政綱內的主要項目。需時較長的計劃當然需要盡早開始,否則總統未能在自己的任期之內落實政策,到時人走茶涼,只會徒勞無功。就算需時不長,亦適宜在初上任的蜜月期展開,希望乘着勝選民望,以快打慢,避免拖泥帶水。

愈早落實政策,亦愈可以向選民交待,維持民望以推展其他項目。一旦形成拉鋸戰,突發情況隨時出現,到時候白宮忙於救火,就未必可以花時間落實政綱。政治能量高如克林頓,亦因錯過了首一百天,結果落實的政策不多,對後世的影響比不上同黨的奧巴馬。

特朗普非實行孤立主義

特朗普以商人出身,更長期面對每季一次的盈利報告,更知道兵貴神速的道理。故此上任不足一個月,他的政策姿態已經很明顯。例如在亞太區,雖然他履行了選舉承諾,退出了泛亞太經貿協議,但是卻以高規格接待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於上任前後兩次會面。這證明了特朗普退出經貿協定,並非單純的鎖國主義,而是要以新方式,重塑經貿關係。再加上特朗普與英國、韓國以及其他政府的互動,更證明他要執行的並非孤立主義。

日本藉經貿協議行改革

日本的經濟困局在於不少法律成形於六七十年代,在後工業化時代,早已過時。再加上人口老化已經導致人口萎縮,改革經濟制度更見迫切。安倍晉三原來的計劃是以經貿協議之名,推動各項經濟法案改革。但一旦泛亞太經貿協議推倒,安倍失去推動改革的動力,令日本經濟前景突趨悲觀。這個思維或者就是特朗普勝選後,日圓弱勢的元凶。

日本能否擺脫困局,變成了一個政治表述的難題。最樂觀的看法是安倍政府過去幾年的宣傳,已經醞釀出足夠政治能量,可以通過計劃好的改革,開放勞工和農業巿場。或者兩次會見特朗普就是雙方希望在不得失國內選民的前提之下,找到合作空間,仍然由美國給予助力,幫助日本。觀乎日本近兩三個月的經濟數據,包括最新的辦公出租率和行業信心,似乎實體經濟未有變得太悲觀,證明日本企業仍然願意觀察政府能否扭轉局勢,找到另一條出路。

投資環境較區內更穩定

不過話說回來,日本處於現時軌跡已經25年,雖然仍未見底,但是通縮、人口萎縮、高債務比率等壞因素早已完全公開,投資界亦已辯論經年。而民間生活已經逐漸習慣這些變化,而且25年未見不穩。投資者在日投資,應有計及這些因素。在亞洲其他地區,人口老化雖是大勢,卻仍未形成壓力,未知之數更大,投資環境反而更多變數。與之相比,日本的投資環境反而更加穩定。故此,我們認為,就算安倍晉三無功而還,日本環境仍算穩定,值得長期配置。假如這幾個月的政治發展令他推動改革更易,則有望出現另一次升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