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2017-01-26 00:00

生命通識 岑逸飛

你方唱罷我登場

最近常聽到「有為」與「無為」的爭論,做新一屆的特首,該是有為乎?無為乎?有為與無為,確是反映了兩種不同的處世態度、價值取向、行為選擇。孰優孰劣,也許因時、地、人而不同。在中國傳統哲學,一般認為,儒家、法家、墨家,都是「有為」派;道家則講「無為而治」,佛家教人隨緣而無執着。 然則《易經》又如何?許多人喜歡引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來說明易學的有為,其實這句話的出處是《易傳.乾卦》的《象傳》。《易傳》不同《易經》,《易傳》是以儒家的進路解釋《易經》,自強不息,確是很有為;但老子談《易》,「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則是無為氣象。 再說,乾卦六爻皆陽,卻用「龍」字串連,有潛龍、見龍、飛龍、亢 ...

(節錄)全文共1092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