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13 00:00
杏林手記 許嫣醫生
病理學 為疾病平反
很多人問我,病理科醫生整天看顯微鏡,究竟有什麼用呢?
我把玻璃片放到顯微鏡上。48歲男性,腹部劇痛,內窺鏡抽取了一點胃部組織,顯微鏡下看見一堆堆幽門螺旋菌黏在胃膜表面,造成胃潰瘍。用抗生素治療,配合飲食習慣的改善,就能痊癒。
下一組玻璃片,是13歲少年,左腳腫起,X光顯示股骨有腫瘤。顯微鏡頭下,許多肥大深色的細胞,雜亂無章地生長在骨質組織裏,侵蝕了附近的血管和神經線,診斷為第二期骨癌。少年必須接受手術截肢、化療及電療,過程辛苦,但痊癒率可達七成。
換着是顯微鏡還未發明的年代,幾百年前的歐洲,醫師們完全不清楚胃潰瘍的病理,將病因說是「四大體液失衡」(即血液、痰、黃膽汁和黑膽汁),需要以放血、扣喉 ...
(節錄)全文共2133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