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12 00:00
忽然文化 占飛
「揀飲擇食」哲學家
食色性也。古今中外,嗜好美酒佳餚者眾。可是,古時經濟匱乏,暴飲暴食皆被視為不正當、不道德的行為;天主教甚至列為七罪宗之一。精於飲食,就算不是罪惡,也不應該讚賞。到了十八世紀,烹飪才提升至藝術。現代人甚且認為,追求美食,天經地義,毋須內疚!
討論人生的意義、理性、知識、宗教,老死、愛恨、慾望等等的哲學家多得是,但講飲食的哲學者卻少之又少。唯心主義者存理性,去人慾,輕視飲食,順理成章。唯物主義者都忽視飲食,卻令人費解。
也許,何為美食,沒有普遍的、人人都接受的定義。甲視為珍饈,乙認為難吃。意大利人視麵(pasta)為國食, 餐餐無此物不歡,偏偏撰寫《未來主義宣言》的意大利詩人Filippo ...
(節錄)全文共1709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