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宏觀分析 | 2017-01-09 05:00

許長泰

美國與新興市場間作取捨

放大圖片

筆者於去年底探討未來宏觀及投資環境的4個主題,並以四季比喻增長、通脹、貨幣政策及風險。由於這些主題在全年相互交織,投資者需要一套全天候的裝備,即構建一個充分多元化的投資組合,才能應對變幻莫測的投資氣候。

通脹預期升溫

如之前所言,美國及新興市場的經濟動能向好,增長如同春草萌芽般復甦。我們認為通脹預期將如夏日般升溫,以美國尤甚。與此同時,歐洲央行及日本央行現行的貨幣刺激形式,在實用性及經濟方面已面臨愈來愈多的挑戰,而可採取的選擇如同秋天疏落的樹葉般稀少凋零。政治風險將繼續波及至2017年,令不少投資者憂慮,一如冬季的蕭索。

美元續受支持

美元及國庫券孳息率為2017年的資產配置奠定基調。我們面臨的前景是美國增長更加強勁,可能觸發美國國庫券孳息率短期急升,但整體2017年的利率走勢應會維持平緩,原因是美國經濟增速溫和,而且工資增長仍然可控。隨着投資者蜂擁投資美國資產,美元亦可能走強,並且由於美國以外地方的主要央行設法維持寬鬆,美元可能會繼續受到鞏固支持。

美國風險資產可直接受益於這發展趨勢,當中包括股票及企業債券。股票方面,曾經在投資者追捧債券替代品時備受冷落的周期性行業,現正展現投資機會。銀行將受益於更為陡峭的孳息率曲線,而商品價格復甦應可溫和利好物料行業。信貸方面,高收益債券是亮麗的焦點:靠穩的增長意味違約率可望降低,並且在美國國庫券孳息率上漲而令價格下跌時,高票息可為投資組合帶來若干支持。

宜納歐日資產

然而,亞洲投資者不應僅以美國資產裝備其投資組合,而須令投資組合充分多元化,同時納入歐洲及日本資產,原因是美國資產的估值高企帶來隱憂,而且未來政府政策方向不明朗,形成若干風險。歐洲政局的新聞即使惹人注目,但投資者更應着眼於穩步改善的經濟及企業基本因素;而日本方面,工資及企業投資正緩慢復甦,同時日圓貶值可能推動盈利增長。

增長因素好轉

我們主張對新興市場維持中性取態。新興市場通常在強美元環境下表現遜色,而我們預期這環境會持續一段時間。然而,隨着商品價格企穩及企業盈利預測上調,眾多相關新興市場的增長基本因素正逐漸好轉。新興市場股票相對歷史水平及成熟經濟體的估值亦具有吸引力。

成熟市場政府債券可能面臨的挑戰是:一方面,美國經濟活動企穩及利率上漲,壓低美國國庫券價格;另一方面,歐洲央行及日本央行正在壓低孳息率,並努力維持量化寬鬆。因此,價格降低,加上孳息率微薄,可能會促使更多資金流入環球企業債券尋找機會,而美國高收益信貸可在此情況下佔優。我們預計,一旦投資者確信美元走勢靠穩,新興市場債券亦會贏得投資者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