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2016-12-17 00:00

EJ GLOBAL plus 信觀點 楊立明

俄人緬過去厭現狀怕未來

1991年12月,蘇聯末代總書記戈爾巴喬夫正式宣布離任,標誌着蘇聯政權的解體。事隔25年,俄羅斯聯邦是否已經放下蘇共的歷史包袱,成功走上自由民主與資本主義的軌道? 投行高盛經濟學家Jim O'Neill曾在2001年將俄羅斯歸類為「金磚四國」,預言俄將成世界最有影響力的經濟體系之一。單是從1999年至2008年,俄國的國內生產總值由1580億美元飆升至1.61萬億美元,增長高達10倍。俄國在短短十數年由計劃經濟走向市場經濟期間取得如此成就,殊不容易。俄在千禧年間的經濟神話曾一度令國際社會認為俄將逐漸融入全球經濟體系,循着歐美國家發展的軌跡前進。 然而,普京兩年前入主克里米亞的決定卻改寫了歷史。 ...

(節錄)全文共1437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