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外匯 | 2016-11-24 05:00

李庭豐

美滙飆升 不明朗因素猶存

放大圖片

市場繼續發酵特朗普的刺激經濟主張,特別關注特朗普刺激美國經濟增長至4%的目標。雖然上星期美國勞工統計局公布的10月份消費物價指數表現平平,核心通脹更錄得連續第二個月下跌,但似乎市場的情緒已經高漲至開始忽略輕微負面數據的地步,相反,同日公布的新申領失業救濟金人數,數值已經跌至43年新低。

此外,聯儲局主席耶倫表明,「如果未來數據能提供持續靠近美聯儲目標的進一步證據,相對較早加息可能成為適宜之舉」,市場將此解讀為12月份加息是必然的。根據彭博資料顯示,12月份加息機率已是百分之百。加息預期完全反映於債市之上,美國30年期債券收益率於星期一升至3.03%,而10年期國債收益率更升破年內高位至2.356%水平。

其他貨幣明顯地受壓

美股三大指數升至歷史新高,同時美滙亦升至13年半新高,美滙上升令其他貨幣明顯受壓,大部分主要非美外幣於美國總統大選前後分別錄得3%至5.2%下跌,當中只有英鎊能勉強錄得輕微上升,而部分新興市場貨幣如馬來西亞林吉特(MYR, Malaysian Ringgit)更出現要央行出手干預才平穩下來的局面。

離岸人幣目標被調低

如果以日內高低位去計算,離岸人民幣下跌的幅度只有2.13%,明顯少於其他主要貨幣。但最振盪市場的地方正正是中國外滙交易中心連續12天下調人民幣中間價,並創下自2005年6月以來最長的連跌紀錄。多家國際大型銀行於過去一個星期紛紛下調離岸人民幣2017年的目標價。而於人民幣中間價連日下跌的同時,人民幣滙價已經回落至2008年雷曼危機時的接近每美元兌在岸人民幣6.9水平。

刻意壓低價格理據弱

市場關注人民幣下跌是否對支持中國出口有正面的作用。雖然大家都十分清楚,生產者物價指數已經連續第10個月回升至1.2%增長水平,但中國的出口貿易卻未見明顯受惠,原因是該指數的上升只是基於有色金屬、煤炭價格上漲,以及去產能後所得出的結果。事實上,中國的一系列生產企業,現正面臨原材料成本上升的影響。因此以美元計價的中國貿易出口年率已是連續第7個月錄得負增長,反映出中國刻意壓低人民幣價格以刺激出口的理據,似乎比較薄弱。

前景上,今年底至明年上半年將有數件影響金融市場的大事發生。首先,本月底石油出口國組織將公布市場期待已久的限產細節,而於12月第二個星期,英國最高法院將展開有關脫歐程序的上訴聆訊,預期屆時英鎊滙價將可能出現大幅波動。另外,美聯儲將於北京時間12月15日凌晨公布議息會議結果,市場聚焦主席耶倫對未來加息步伐的措詞。另外,意大利憲法公投以及明年法德兩國的大選,將可能為整個外滙市場注入更多不明朗因素,令貨幣走勢出現異常波動。相信傳統12月及1月的淡季,極有可能變得非常不平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