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2016-11-15 00:00

食家講場 劉晉

農業新路向

放大圖片
近年西方頂尖餐廳大廚都跟農夫、牧人、奶農和漁民合作,務求生產最好的食材,做出完美的菜式。未有「有機」二字出現時,所有農業都以天然方法生產,到了二次世界大戰後,石化原料製成的合成肥料和農藥被大量應用,加上基因改造技術令傳統農業徹底改變。最近我們開始意識到工業化農業的代價:污染、缺乏味道和營養的食物、對石油的依賴,而且基改食物沒有帶來預期的效益。 近年港人開始關注本土農業,但是本地農業生產始終擺脫不了低成本效益的困局,要實行生態農業更是艱難。生態種植不用化學肥料、除草劑或農藥,故此農夫要經常檢查農作物的健康情況,又要以人手去除雜草。 精準農業 最近幾年西方發展出一套暨合乎生產效益,又兼顧環境生態的 ...

(節錄)全文共869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