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07 00:00
專訪
對於內地經常出現地溝油食品的報道,位於將軍澳工業區的ASB生物柴油指出,這反映內地政府執法力度不足,若情況有改善,將可為生物柴油商製造帶來更多原材料。
廢置食用油存商機
ASB生物柴油行政總裁Roberto Vázquez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中國有大量廢置食用油,對我們的業務有很大發展潛力。明年我們將嘗試在內地尋找新機會。」他說,該公司計劃在珠三角地區開設廠房,一些周邊地區人口達2000萬人口的城市將在考慮之列。
他表示,該公司最大產能為每年10萬噸生物柴油,明年底使用率將達80%;若在內地開設新廠房, 每間產能約為5萬噸。他直言,內地對廢置食用油回收商的監管不足,導致地溝油食品出現,既影響食用者健康,亦令生物柴油商難以取得足夠原材料。他希望內地政府加強執法。
ASB生物柴油於2007年由巴林王國經濟部高層Abdulla Saif創立,於2014年在港啟業,主要從本港、新加坡、佛山、南沙和東莞等地收集廢置食用油和隔油池油,以製造生物柴油出口至歐洲。
該公司產能足以供應全港所有柴油汽車使用B10柴油(傳統柴油混合10%生物柴油),抵消25.7萬噸溫室氣體排放,即3.6%由交通業產生的溫室氣體。本港其他兩間生物柴油商為倡威科技和泰榮環保科技。
車用可減溫室氣體
Vázquez指出,本港有完善處理廢置食用油的機制,但欠缺鼓勵使用生物柴油的政策。該公司於2007年成立時,柴油稅為每公升2.89元,但政府在2009年取消該稅,令使用生物柴油的誘因減少。他建議本港效法歐洲國家,規定柴油須混合4%至8%生物柴油。
港府去年5月公布了「香港都市節能藍圖2015至2025+」,目標是於2025年把能源強度(每一元的經濟生產所需要的能源使用量)減少四成。
《信報》和EJ Insight今年參加由法國Sparknews主辦的Solutions & Co活動,與全球共20間頂尖傳媒共同推介50個解決氣候暖化問題的商業方案。
所有文章已於11月4日在多國報章和網站同時發布,為下月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1)作準備。
採訪、撰文:鮑永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