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18 00:00
平行時空 沈旭暉
如何理解「支那」?
香港有候任立法會議員宣誓時, 以英文讀出China時疑似讀成「支那」,有讀者希望談談「支那」一詞的歷史源流、曾以「支那」形容中國的中國愛國名人,或提出一些相關的國際關係案例云云。當然,這種考據並非沒有價值,不少學術界同事都對這類問題頗有研究,例如孫中山如何書寫、蔣介石又如何在戰後要日本停止使用等;至於國際社會早期如何稱呼中國,資料更是汗牛充棟。
問題是,在日常應用層面,那些都不會是重點。記得多年前,在一些政府委員會,討論到如何定義涉及少數族裔的歧視。
有人認為,應該列出一系列字眼的清單,凡是說出這些字,就算歧視。有一些社會有普遍共識的字眼,固然可以這樣處理,例如在美國,現在公開說出nigger ...
(節錄)全文共1333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