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2016-09-28 00:00

藝文評論 陳劍梅

《絲路花語》乍喜還悲

放大圖片
敦煌壁畫中的飛天仙子,悄悄地穿越了天人的界限。香港紅磡體育館亮起來了,小星輝漫天,仙子們輕盈地打開一古卷。這就是中國經典舞劇《絲路花語》(下稱《絲路》)的序幕,一連串的多媒體高清視效立體地融入現場的舞蹈空間,展現超凡的意象,為古代中國西部大漠的悲喜,締造一個客觀的歷史觀點,一種美感的距離。 《絲路》過去37年在內地及世界30個國家共演出2600多場,舞劇首演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30周年;甘肅省歌舞劇院最近在香港演出3場,乃為慶祝香港回歸19周年。 《絲路》在整體的藝術效果上都刻意呈現多民族文化的繽紛色彩。舞蹈員身上的服裝都可見當年絲路周邊主要國家的民族文化元素。舞劇的序幕,有超過20女子的 ...

(節錄)全文共1044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