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理財方案 | 2016-09-24 05:00

人生理財 盧艷萍

快思慢想的兩種投資心理

放大圖片

近來與公司的新人談起投資心理,他們請我分享一本好書,我馬上想到投資心理學的「聖經」──《快思慢想》(Thinking, Fast and Slow),這是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卡納曼(Daniel Kahneman)的著作,當中説明了很多投資時的有趣心理。

大腦由兩個系統操作

在《快思慢想》這本書中,作者延續了心理學家史坦諾維奇(Keith Stanovich)和魏斯特(Richard West)的主張,認為大腦由「系統一」和「系統二」操作。系統一代表快思,是自動化、反射性的直覺思考;系統二代表慢想,是按部就班、具有分析性的理性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數的情況是系統一影響系統二,令我們由衝動變成行動,感覺變成想法;但也有一些情況,系統一會召喚系統二,系統二會擁有最後決策權。

筆者對其中一個例子印象較深。請首先想像你有1%的機會贏得100萬元,再想像你有1%的機會什麼也得不到,99%機會獲得100萬元,哪個讓你感覺比較焦慮?心理學研究發現,第二種情況下所產生的焦慮比第一種情況還明顯。原因是1%的機會贏100萬元會讓我們聚焦在得到的快樂上,1%的機會得不到100萬元會讓我們的注意力放在失去的痛苦上。而研究指出,人面對失去的痛苦的心理影響,會比面對得到快樂的心理影響大兩倍左右。這就説明為什麼在面對投資虧損時,投資者很多時都被不快樂的情緒影響,令他遲遲不肯做出正確決定。

等待期間失賺錢機會

我們經常見到投資失利的人不願賣出手上的項目,例如你以500萬元買樓投資,當房價跌到400萬元時,你可能會快思以「見到家鄉才會賣」的心態,不願接受虧損。但當我們慢想一下,就算當10年後房價真的返回500萬元,感覺上你並沒有輸,但事實上你可能已失去了這10年間利用這400萬元賺更多錢的機會。所以投資是向前看的,現價較買入價為高還是為低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認為所投資的項目前景如何,選擇投資最有前景的項目。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常説要定期作投資審視,而且最好是邀請專業的理財顧問一起,因為他們既可幫你分析市場情況,也可以站在冷靜的第三者角度,幫你減少感性主導的快思,增加理性主導的慢想。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及邀約,請不要依賴本文件作投資決定。投資涉及風險。筆者已盡量確保所提供資料(包括數據)之準確性及可靠性,惟並不表示該等資料可作為投資者及消費者的指引,倘有關資料之任何不確或遺漏等,所引致投資者及消費者有任何損失或損害,一概毋須承擔相關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