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F | 2016-09-10 05:00
執靚MPF 林冠良
過去一星期本地傳媒和輿論的焦點都集中在香港立法會選舉的新舊交替、對年青議員的期望、新議員對改善香港的民主、民生、經濟會帶來什麼新的景象等。而國際方面,在星期一閉幕的二十國集團(G20)峰會對世界經濟有着重要的啟示卻較少人討論。
G20由G7,即美、日、德、英、法、意、加7國演變過來,是布雷頓森林體系中的非正式對話機制,一向由美國主導,自2008年由美國信貸危機引發全球金融海嘯後,擴大了各個國家的發言權,加入中國、印度、巴西、俄羅斯、南非等金磚五國,和澳洲、墨西哥、韓國、土以其、印尼、沙地阿拉伯、阿根廷和歐盟等,代表着全球90%的生產總值和三分二的人口。
中國倡議多邊共贏
今年G20會議由中國主辦,特別之處是除了邀請很多發展中國家,例如是乍得、埃及、哈薩克、老撾、塞內加爾等參加交流外,還落實通過不少有指導作用的文件。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3個行動倡議:共同維護和平穩定的國際環境、共同構建合作共贏的全球夥伴關係、共同完成全球經濟治理,向全球發出「發展而不是政治爭端的訊息」,切合大會主題所希望達到的「構建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的世界經濟」,針對世界經濟復甦中面對的困難。
在閉幕式中,習主席總結了今次會議的成果,包括加強各國推動經濟政策協調的杭州共識、創新增長方式、全球經濟金融治理深化反腐敗合作、支持多邊貿易、反對保護主義及推動包容和聯動式發展等等。
透露長遠發展方向
有學者或評論說,這些國家元首的論壇對實質,特別是短期的經濟沒有什麼刺激作用。筆者同意這些峰會講的都是國家層面的政策,所以對短期股市沒有什麼振奮作用,然而就長遠的經濟發展方向,卻可透露端倪:
一、中國在國際舞台上更加自信和有能力擔起領導角色,中國的政策動向影響全球,對世界金融經濟開始發揮話語權;
二、要以新思維解決保護主義,和透過創新才能令西方歐美經濟有平穩發展,而未來增長的機遇和動力會落在發展中的國家;
三、可持續發展要平衡環境、包容文化種族差異,「不讓任何國家任何人掉隊」顯示領袖風範和共贏思維。
放眼環球分散風險
傳統經濟體系高增長的時代已經過去,日後「一帶一路」和亞洲非洲的市場能否開發成功尚言之過早,發展中國家和跨國企業乘勢中國經驗開拓新領域是好事,但是把投資放在某一國家或某一市場,容易受該市場的經濟周期和地緣政治影響,放眼全世界,投資環球市場是分散風險的策略。
綜觀強積金中環球股票基金多達50多隻,以一年期看,回報由3.07%至13.14%,首3隻表現最好的是:友邦全球基金(13.14%)、BCT世界股票基金(11.64%)和恒生智選增長基金(11.08%)。當然,在某市場有高速發展時,環球基金因為分散投資所以表現便有可能追不上,另外,供款人也要留意個別環球基金的組合是否仍然依賴某幾個國家市場,而未能真正做到環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