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16 00:00
察顏觀色 黃傑瑜
工餘如果是一種狀態
如果你問家中傭人,藝術是什麼,大概她們會跟你說是少主每周必上的課餘興趣班。然後,你再問少主的家長,你會發現他們對少主課餘的藝術活動非常着緊,着緊到一個程度,你會認為如果少主長大了當不成藝術家,家長會萬分失望。當然,這情況在香港是剛剛相反,當上了藝術家,家長只會失望,藝術教育只是達至傳統價值觀的工具,藝術只能是邊陲一隅。
這種邊陲狀態可以是藝術家筆下的題材,亦可以是藝術家的身份寫照。非牟利的Para Site藝術空間在巴塞爾藝術展期間興辦「工餘」,正是聚焦此一狀態及其延伸,同時,相對會議展覽中心的衣香鬢影,「工餘」無論是展場位置或展覽主題均處於相對巴塞爾藝術展而言的邊陲。對於來自世界各地的收藏家 ...
(節錄)全文共1468字